从表中可以清楚得看到贝加尔湖周围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的男子颅骨的长高指数在67.9到71.4之间。而外贝加尔的色楞格河的新石器时代基托伊文化的指数也在这一标准范围之内,石勒咯洞穴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指数很低,为64.2。而平底筒形罐文化区(即东北和远东南部地区)的颅骨长高指数在74.5~83.7。
石板墓文化处于青铜时代晚期到早期铁器时代,其测定的颅骨长高指数为72,比以前的居民颅骨长高指数明显变高,而又比东北的指数小。参照平底陶器和三足器在该文化中流行,可以推测,东北西部的青铜时代居民向北迁移,参与了石板墓人的形成,而导致一部分石板墓人高颅化现象出现。
结 语
根据以上考察,外贝加尔地区在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曾经受到我国长城地带及东北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根据影响的程度,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石板墓文化之前,影响的主要代表是平底陶器;第二个时期是石板墓文化时期,影响的主要代表是陶鬲。第二期的影响程度远超过第一期。
注 释:
[1] 布里亚特研究所,《古代的外贝加尔和它的文化联系》,新西伯利亚市,1985年。
[2]
奥克拉德尼科夫、基里洛夫:《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的东南外贝加尔》,新西伯利亚市,1980年。
[3] 《苏联考古学丛书》中《森林地带的青铜时代》卷,莫斯科,1987年。
[4] a.奥克拉德尼科夫,《外贝加尔的三足器》,《苏联考古学》1959年第3期。
b.基瓦年克,《东西伯利亚的古代祭祀》,新西伯利亚,1989年。
[5] 马金:《黑龙江沿岸原始密林中的岩画》,新西伯利亚,1986年。
[6] 茨毕克塔罗夫:《蒙古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乌兰乌德,1998年。
[7] 王成:《内蒙古海拉尔西山发现大型陶鬲》,《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
[8] a.《内蒙古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座谈会发言辑录》(俞伟超发言),《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b.刘观民:《苏联外贝加尔地区出土所出几件陶鬲的分析》,《中国原始文化论集》,1989年。
c.田广金:《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起源》,《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d.李水城:《中国北方地带的蛇纹器研究》,《文物》1992年第2期。
e.林沄:《中国东北和北亚草原早期文化交流的一些现象》,韩国《博物馆纪要》1997年第7期。
[9] 2000年9月魏坚在吉林大学考古系讲座《居延考古》。
[10] 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