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区较广,支系繁多,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还处在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彝族
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民居上则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
(一)昆明等地的一颗印民居
昆明附近的彝族,明清以来与汉族共同生活和劳动,受汉族影响较深,其社会形态早就进入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因此,昆明附近包括石屏县部分彝族的民居,很早就接受了滇池地区汉族一颗印民居的建造形式,并作为传统保留下来。关于一颗印民居,前文介绍汉族民居时已有详细说明,此不赘述。
(二)瓦房民居
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发展较先进,其社会形态与当地的汉族相同,因此其民居也与附近汉族的无异。
楚雄州彝族民居的典型形式是一字形重檐式房屋,下层层面两端均有封火墙,屋架有升起,屋脊两端鼻子翘起,屋面呈凹曲状。
一字形是一个标准的单元房屋或建造单位,一般为三开间两层,前带单层廊。楼下住人,明间为堂屋,次间是卧室,楼上存放粮食,与白族民居的“坊”有相似之处。这种民居一般都有较为宽敞的院子,彝族人民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的又建厢房,使其平面呈曲尺形,有的富裕人家也将房子扩充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甚至重院的。在靠近大理白族居住区附近,彝族的三合院也采用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形式,甚至有些彝族富豪的住宅就是请白族匠师修建的。
(三)滇南彝族的土掌房
在滇南哀牢山、无量山山区或半山区,彝族的经济较不发达,土壤又为粘性沙土,其民居多为土掌房形式。
土掌房一般由楼房及平房两部分组成,楼房即正房,为三开间两层;平房即厢房,为一至二间,外墙无窗或仅开小窗,土墙土顶,一片黄色,高低错落,敦厚朴实。平房屋顶、正房楼层甚至正房屋顶都是晒场,由于晒场高爽,所晒农作物可免遭鸡啄虫吃,深受人民的欢迎。
土掌房的平面形式分为无内院与有内院两种。元江、峨山、新平、江川一带的彝族民居为无内院形式,各家无露天的内院,也没有外部院落,其院子全部加盖了屋顶,以避免阳光直射或盗贼侵入。这类土掌房一般由正房、厢房(称为耳房)、晒台组成。正房为三开间两层,前带廊或无廊,屋顶为平顶。楼下明间是堂屋,次间为卧室和厨房,内设楼梯,楼层楼面均用泥土夯实,或填土坯抹泥。厢房为单层一至二间,根据家庭人口多少,可分别用作卧室、厨房或堆放杂物。晒台即土掌房顶,大门一般直接开向街道。红河县一带的彝族民居则为有内院形式,其正房和厢房围成较大的院子,不加盖屋顶,平面形式多呈曲尺形。
滇南彝族的土掌房是彝族人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经济条件或生活、生产的需求形成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它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满足了山区缺少平整晒台的需求,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
但是,由于土掌房屋顶为泥草覆盖,因此容易漏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周围民族的影响,元阳、绿春、红河及楚雄州的彝族已将土掌屋改为草顶或瓦顶。一般每户民居有瓦房(草房)及土掌房两部分,正房为瓦房或草房,正房前廊和厢房为土掌房,用以做晒台。其正房也为两层,屋顶为硬山式或悬山式,瓦顶或草顶下加盖一层泥土封火顶,作为防火之用。
网页编辑:金湖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