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位于澄江、江川和华宁三县之间,古称大池、罗伽湖。相传玉皇大帝所派巡视人间的石、肖二仙曾并肩搭手倚立在波涛起伏的湖上驾舟,若隐若现,观赏湖光山色,后在湖东南化为两石,因此得名。该湖大部分在澄江县境内,又称澄江湖,面积212
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洱海而居第三位。
抚仙湖是一个高原断陷湖泊,湖面海拔1720米,三面环山,一面接澄江坝子。北部宽阔而深,南部狭小而浅,中部细长,形似一倒放的葫芦。湖岸长约90公里,最深处达155米,是云南第一深水湖泊,仅次于长白山天池,居全国第二位,其蓄水量比滇池和洱海分别大12倍和6倍。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并南受星云湖注入,北纳澄江梁王河、东西两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等溪流,东面的海口河是惟一的出水口,汇入南盘江。水呈蓝绿色,含磷量高,透明度一般4~5米,有的可达7~8米,被誉为“琉璃万顷”,“一盆盛开着的睡莲”。
抚仙湖周围名山胜景很多,西南玉笋山状如玉笋,直插云表,称为“玉笋擎天”;峰顶有石盘,据传四时注水不竭,称为“玉笋晴岚”。东面有温泉,泉口盛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质含硫,水温达摄氏四十多度,现已辟为疗养场所。东北面的象鼻岭,中部上肥下削,若大象鼻下吸湖水。南面山间,有一条长一公里左右的河,叫海门河,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赭色石壁,壁上刻有“界鱼石”三字,相传是乾隆皇帝的手笔。据说星云湖所栖息之大头鱼至石而返,抚仙湖的抗浪鱼抵石而回,彼此互不干扰,可称奇观,现该处已辟为公园。“界鱼石”西侧百余米处有海门桥,该桥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亦为一景。
湖中的孤山岛为澄江胜景,岛成椭圆形,好像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高出湖面四十多米,上有岩洞、山峰。现岛上建起了许多现代化建筑和设施。据史书记载,澄江湖中原有两个小岛,名大孤山和小孤山。明代曾建有“饮虹桥”连接两岛,明末因大风暴雨将桥和小孤山荡尽。大孤山上原有大理国段氏所遗的千岁松柏,惜早已不存。明代,时人多以岛为乐园,捐助钱银,兴建殿阁,崇祯年间出现了八殿、五阁、三亭、一堂、一庵、一塔的建筑规模,“时人骚客停留者不可胜纪”,被誉为“巍然形胜冠南州”,可与潇湘洞庭比美的名胜之地。清初,孤山上的建筑毁于战火,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澄江知府王贞宇重建孤山,但规模远不如前。
近年来抚仙湖以其清澈的、未受污染的湖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甚至专业的游泳队伍也来此训练。城边的海滨浴场,绿冲的度假别墅,孤山上的秀丽景色,湖中稀有的抗浪鱼,及各种现代化的旅游设施与自然的湖光山色融合在一起,使抚仙湖畔一派生机。
网页编辑:金湖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