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起源与发展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滇云教育  
  滇云史学  
  滇云文学  
  艺术与科技  
  滇云名胜  
  滇云风俗  
 
 
  首页>>滇云文化>>哲学思想
宇宙的原始状况


   纳西族是滇云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千百年来,纳西族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生存、繁衍,从母系氏族社会到封建社会,从游牧到农耕,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产生了丰富、独特的

东巴文化,同时也产生了纳西族丰富的哲学思想。长期以来,纳西族先民用自己创造的象形文字,将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丰富的神话传说记入了《东巴经》。《东巴经》虽然不是专门的系统的哲学著作,且在长期流传和抄写过程中必然掺杂一些反映后来的社会状况和思想观点的内容,但其中仍有许多地方反映了古代纳西族人民的哲学思想。东巴经保留下来,成了我们研究纳西族哲学思想的宝贵材料。

从《东巴经》的记载可以看出,纳西族先民认为,世界有其自身的历史,曾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人类和万物出现以前,未形成天地万物的自然界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始终在运动变化着。纳西族史诗《创世纪》说:“很古很古的时候,天地混沌未分,东神、色神在布置万物,人类还没有诞生。”“没有日月,没有星辰,不分黑白昼夜,更没有山河和生物……高空像夜雾迷蒙。”关于东神和色神,又译作“动神”和“生神”,并不是宗教迷信中的神灵。在古代纳西族的原始观念中,“东”是男性的代表,即阳;“色”是女性的代表,即阴。所谓“东神”、“色神”就是阴阳二神,即存在于混沌未分的自然界中的一对矛盾。由这对矛盾的作用而产生万物。《东巴经·什罗祖师传略》及经典读语记载:远古之时,宇宙之初,未有天地。《崇搬图》也说:远古时代,天地相连接,混然一体,阴阳未分。傅懋于《崇搬图》另一译名《古事记》中译作:“太古时候,天体是颤动的,阴神(即‘阴’)阳神(即‘阳’)混杂未分。”李霖灿《么些族的洪水故事》中也说:“从前的时候,天下混沌……阳神(即‘阳’)阴神(即‘阴’)会唱合(即‘相混不分’)。”可见,纳西族先民认为宇宙有过未有天地的时代,其时天地相连为一体,阴阳相混而为一,整个宇宙的原始状况是“混沌”。

但处于“混沌”状况的宇宙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由于自身的矛盾在激烈地运动着、变化着。《创世纪》说:“石头在爆炸,树木在走动,混沌未分的天地,摇晃又震荡。”《崇搬图》也说:那时候是“树木会走路的时代,石裂缝会说会动的时代,土和石颤动着还未稳定的时代”,“海水追逐着白云,白云也追逐着海水”,“树木像生了脚似的奔跑,高大的磐石在天间飞旋”。纳西族民间故事《丛蕊刘偶和天上的公主》说,混沌未分的自然界“像波浪样动荡”,像“一座座高大的磐石,飞旋在蒙蒙的天涯”。李国文先生说:“它和现代天体演化学说大爆炸宇宙学在思想方法上何其相似。”当然,由于天地还未分开,这里所说的土石、树木、海水、白云只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是为了说明当初混沌世界运动的剧烈以及它同后来自然界的迥然不同。因为在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中,字必有“象”,无“象”之字难以写出来。若要写无“象”的事物时,只能假借有“象”的东西来表现。因此,总要用“有形”来描述“无形”,用“已分”来表示“未分”。

注解:

《纳西族哲学思想》的写作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

李国文:《天·地·人——云南少数民族哲学窥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伍雄武编:《纳西族哲学思想史论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伍雄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李国文:《纳西族古代哲学思想初探》、《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经中关于人类自然产生的朴素观念》、《古代纳西族的阴阳观念及其起源》、《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经中的五行学说》等,均载《纳西族哲学思想史论集》;

毕国明:《论古代纳西族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根源》,《纳西族哲学思想史论集》;

刘文英:《从〈创世纪〉看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纳西族哲学思想史论集》;

王震亚:《纳西族史诗〈崇搬图〉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根源》,《纳西族哲学思想史论集》。

网页编辑: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