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社会结构  
  起源与发展  
  哲学思想  
  宗教文化  
  滇云教育  
  滇云史学  
  滇云文学  
  艺术与科技  
  滇云名胜  
  滇云风俗  
 
 
  首页>>滇云文化>>哲学思想
明清时期著名的白族哲学思想家


   明清时期,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白族的哲学思想出现了相当繁荣的景象,涌现出李元阳、杨南金、杨黼(fǔ)、艾氏兄弟、高

映、王崧等著名哲学思想家。

李元阳(14971580),字仁甫,号中溪,太和(今大理市)人。嘉靖五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县令、知府、户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不满朝政腐败,40岁时辞官隐居故乡,潜心学术著述和心性修养。著有《心性图说》、《中溪漫稿》、《艳雪台诗》及万历《云南通志》、《大理府志》等,后人将其诗文汇集为《李中溪先生全集》。

李元阳为官颇有政声,隐居后潜心研究性命之学,其哲学思想据伍雄武先生《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简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万里边氓,亦国家之赤子”的思想。李元阳从边疆少数民族思想家的角度,吸收儒家传统中重民爱民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为了一己之功名、私利,“兴无名之师,杀无辜之民,费帑藏之金,破边氓之产……杀人盈野,草原为赤”。因此,他大声疾呼:“万里边氓,亦国家之赤子”,为边疆的安宁、少数民族的生存权益发出热忱的呼唤。其二,“志于明道者,不主儒,不主释,但主理”。归家隐居后,李元阳为求个人解脱,潜心于性命之学,由此渐入于佛家、禅家。但他又不能忘怀故土人民,不能抛弃忠、孝、济民的儒家政治伦理规范。因此,李元阳在哲学上就力图兼有儒、释两家。他认为,儒学中本有禅家的旨意与方法,甚至说“老释方外儒,孔孟区中禅”。此外,由于李元阳出身于边疆少数民族,入内地后又崇信王阳明心学。因此,受儒学传统的束缚较少,故能提出“不主儒,不主释,但主理”的主张,有摆脱束缚,独立思考的意义。其三,以“性”为本根和核心的哲学。“性”是李元阳哲学思想的本根和核心,他说:“性也者,灵明独照,与天常存。不以少而盛,不以老而衰,不以生而存,不以死而亡,故曰天命也。”也就是说,性就是天命,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但性又不在人身之外,而是人的主观精神,即“真我”。将“性”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解脱,则“性”就超越于“心(思想)”、“意(观念、动机)”、“情(情感、欲望)”之上。要想成佛、作圣,无非就是“复性”。他把人的情感、欲望看成人性的对立物,要求彻底消灭,这就与宋明理学“明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没有什么区别了。而摒弃一切思想、情感、意念、欲求,去体验神秘的本性——“性”,表明李元阳从融合儒、释最终又归于背儒入禅的神秘主义了。

杨南金,字本重,号用章,晚年号两依先生,明代大理府邓川(今洱源县)人。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中举,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登进士,曾任江西泰和县令、御史、湖广布政司参议等职。后辞官回归故里,享年80岁。他一生著述甚丰,但大多散佚,现存散文数篇。

杨南金一生主张“扶良抑奸”,有“三不动”的美称,“谓刁诈胁不动,财利惑不动,权豪撼不动”。他做官两袖清风,廉洁正直,敢于公开指斥当权宦官刘谨党羽,因而弃官回里。回到家乡后,他经常谴责地方贪官污吏的恶劣行径,揭露他们鱼肉百姓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表现了他对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强烈不满。在家庭道德方面,杨南金著有《居家四箴》,作为训诫儿孙的道德律令。书中训词充满了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说教。他说:“夫以义为良,妇以顺为令,和乐祯祥来,乖戾祸殃至……牝鸡一朝鸣,三纲何由正。”强调丈夫要按“义”的规范行事,妻子要讲“顺”,即服从。他还主张用“孝”和“诚”作为父子关系尤其是儿子对父亲的道德准则,他说:“子孝父心宽,斯心诚为确。”表明其道德观属于从孟子、荀子到周敦颐等人的儒家伦理思想体系。关于兄弟关系,杨南金说:“兄须爱其弟,弟必敬其兄;勿以千毫利,伤此骨肉情。”这也属于儒家的基本伦理规范。但他把妇女之言作为搞好兄弟关系的障碍,显然是对妇女的歧视。他还说:“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所交在贤德,岂论富与贫。”以此为准则来处理家庭成员与社会的关系。总的来说,杨南金的道德观受到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礼教的影响,不免具有封建毒素,但其中也有一些属于白族劳动人民的纯朴道德观。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