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史前文化  
  制度文化  
  语言文字载体  
  青铜时代与铜鼓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风格迥异的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绘画与石雕石刻  
  歌舞之乡  
  地方剧种  
  民族传统体育  
  贵州教育  
  学术与科技  
  贵州文学  
  宗教信仰  
  贵州民俗举隅  
  贵州文化与现代化  
 
 
  首页>>贵州文化>>风格迥异的建筑
贵州的古桥


桥梁是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它在连接水陆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因为建桥的技术比一般道路要复杂得多。贵州境内,山峦起伏,河网密布,需要建桥的地方很多。然而,在贵州的地质、地貌及水文条件下,建桥比之他省有诸多困难。首先,贵州山高路险,道路崎岖,高岸深谷,水流湍急,技术的要求较高,修

建桥梁极不容易。其次,贵州各条河流的上游及中、下游,情况变化很大,所经各个河段的地理状况不同,因而桥梁的类型很多,除了上节里所述的风雨桥而外,还有多种桥型,如木梁桥、石梁桥、石拱桥、索桥、浮桥等等。从贵州的古桥建筑上,可以看出贵州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的艰苦努力,看出他们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力,并反映出桥梁技术在贵州发展的历程。

过河之法,可以涉水,可以囚渡,可以渡舟,也可以架桥,以桥梁最为便捷。桥梁横架在河流与沟谷之上,把两岸的交通连接起来,使之天堑变通途。在没有桥梁之前,人们遇着水浅的小溪,便只好趟水而过。也许最初只是一种尝试,人们为了不致脱鞋或打湿鞋袜,在河中垫起一些石块,踩着石头过河。受此启示,便在水流不急的地方,有意识地安放若干固定的石磴,因为走起来要作跳跃动作,所以叫做“跳磴”。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常常可以见到这种跳磴,它是最早的过河交通设施之一。但在桥梁专家们看来,这并不能称为桥梁,因为它只有磴,而没有梁。但无论如何,跳磴毕竟有开创之功,或可视为桥的前身。真正算得上最古老的桥,恐怕当推独木桥了,它简便易行,只需用一根巨木,搭在岸的两端,人便可以走过去了。贵州古代,森林茂密,树木倒在沟壑上,自然就成了独木桥,以后便把它用在小河上了。独木桥在林区是比较多的,但这种极原始的桥,可以行人,决不能通过牛马,何况,在河面宽阔的地方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更多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另外的办法。

木梁桥是独木桥的延伸,石磴的启发使人们聪明起来,于是,人们便在河中打几个木桩或立起木制的支架,然后把既长且厚的木板固定在桩架上,不但人可行走,牛马也可以顺利通过。有了这种发明,桥的跨度无形中加长,能适应河床较浅而河面较宽的河段,但在水流湍急或河水较深的地方是绝对无法使用的,一旦洪水猛涨,木桥就有被冲垮的危险。这种桥在黔东南地区较为常见,有的长达十余丈,还可加宽桥面,人们可以相对而行。正是因为木梁桥在这一地区发达,所以才出现像风雨桥那样建筑水平较高的桥梁。

与木梁桥的原理相同,在跳磴的基础上,人们发展了石梁桥。石梁桥又称石板桥,它是在河中先构筑起几座石礅,然后用厚重的大石条铺在礅上,做成平桥。这种桥的优点是比木梁桥更加坚实牢固,不易冲毁,而且长度不限,构造也比较简单,但也只能建在河浅水缓的地方,涨水期无法使用。贵州石料相当丰富,所以石梁桥很快发展起来。明·徐霞客在过贵州的时候,就见到不少的石梁桥,因而在他写的《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中每每提到这种桥。在花溪河上的董家堰,如今还保留着一座长约数十米的石梁桥,而且在桥下修筑石堰,以便提高水位,灌溉农田。

可是,在河面宽阔而且水深的河段,木梁桥、石梁桥都无法修建,独木桥更自不待言。在历史上,贵州人民常以摆渡的方式过河,摆渡的方法,有的是用长长的篙竿撑船,有的则在河的两岸拉起一根粗绳,人站在船上,用手拉着绳索向前横渡。这样的渡口是很多的,据《地方志》记载,明代有渡口四十余处,清代有渡口340处,久负盛名的如川黔道上的乌江渡;湘黔道上的重安江渡;黔滇道上的盘江渡、花江渡和茅口渡;黔桂道上的八渡、还有进入“水西”地区的鸭池、六广、黄沙三大渡。然而,摆渡有诸多危险,常因载重过大、船夫不慎或天气突变而翻船,河水猛涨时根本不能摆渡。于是,人们便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大船用铁链连结起来,横摆在河中,然后铺上木板,人和牲畜都可过去,待涨水时又将铁链拆开,这便成了浮桥。贵州历史上的浮桥很多,见于记载最早的是明代永乐年间所建的毕节七星关桥,它以铁索挽舟济渡,水涨时改作渡船。清代所建的浮桥,以榕江浮桥最长,达数十米。

在一些山高水急之处,莫说建桥,摆渡都无法进行,于是,人们创造了另外一种渡河方法,采用“溜索”过河。它将两根由几股竹、藤扭成的粗绳,拴在两岸的树桩上,形成一定高差,然后用竹筒或木制的溜板套在绳上,过河时,人用手臂紧挟溜筒、溜板,以足猛蹬地面,顺势迅速滑向对岸,两绳来回溜渡,谓之“渡索寻撞之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溜索主要盛行于云南、四川的横断山区,其实,贵州古代也是如此。镇宁的“阿破桥”实际上就是溜索,(明·嘉靖)《贵州通志》载:“在十二营司北五十里阿破河上,水流湍急,土人以藤纹为二巨索,贯以木筒,系于两岸,过河则缚于筒,用游索往来,相率以渡,旧名阿破桥。”不知经过多少岁月,人们才在溜索的基点上前进了一步,以若干平行的绳索系在河的两岸,上面铺着木板,这便成了索桥。因为人走在这种桥上,摇摇晃晃,故《贵州方志》上称为“软桥”。早期的索桥多是就地取材,或为藤索桥,或为竹索桥,可惜,这样的桥,经不住风吹雨打,年代久远,大都朽坏。惟一幸存的是水城花戛布依乡的竹竿桥,把竹竿捆扎在跨河的几股绳索上作桥面,在空中飘飘荡荡,升降不已。

铁索桥的出现,在贵州大约是在明朝末年。见于记载的铁索桥有好几座,例如:在关岭、贞丰间的花江铁索桥,黄平的重安江铁索桥,水城县与盘县特区交界处的高家渡铁索桥等。最驰名的是盘江铁索桥,它横跨在北盘江上,始建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这比著名的四川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要早七十多年。桥用36根长达数十丈的铁索为径,上铺木板,形如栈道,人行其上,如在空中行走。徐霞客曾经到过这里,他在《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桥以铁索,东西属两崖上为经,以木板横铺之为纬。东西两崖,相距不过十五丈,而高且三十丈,水奔腾于下,其深又不可测。初以舟渡,多漂溺之患。垒石为桥,亦多不能成。崇祯四年,今布政朱时为廉宪,命安普游击李芳先以大铁链维两崖。链数十条,铺板两重,其厚八寸,阔八尺余,望之飘渺,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千百群,皆负重而趋者。桥两旁,又高维铁链为栏,复以细链经纬为纹。两崖之端,各有石狮二座,高三四尺,栏链俱自狮口出,东西又各跨巨坊,其东者题曰‘天堑云航’,督部朱公所标也。……自建桥后,增城置所,为锁钥之要云。”清初陈鼎作《黔游记》,见了此桥也赞叹不已,他写道:“铁索桥架盘江而造。……两峰夹峙,一水中绝,断岸千尺,飞流如驶,盖天设以界黔滇者也,往来舟济,多覆溺患。明天启间,监司朱家民始冶铁为者三十七,长数十丈,贯两崖巨石间,覆以木板,相类栈道。然力弱,人行其上,升降不已。身随摇撼,不克自持,车骑必下,前者陡岸,后者始登,若接伍而行,闪烁增其险,曩毁于逆。今则两崖?以巨石柱,以强材经以铁,纬以平板,上覆木屋,工程牢固,人可并肩,马可联辔,即鱼贯列伍而行,亦不惊矣!”

石拱桥在贵州的兴起是比较晚的,今见于记载最早的是遵义的普济桥。普济桥在遵义市北的竹鼬溪上,因其高于附近诸桥而称高桥,距桥不远处原有普济寺而改此名。据《遵义府志》记载,此桥为播州土司杨氏13代孙、南宋播州沿边安抚使杨粲始建,其后屡有毁建,桥为单孔石拱桥,全长14米,高6米,宽6米。但大量的石拱桥,都是明、清两代所建,据统计,明代建桥230座,清代建桥1400余座,两代共在贵州建桥1 630余座。这与明、清两代对贵州的开发是一致的,由于成批的汉族移民在这一时期进入贵州,其中有不少匠户,他们把中原长期发展起来的拱桥技术带进了贵州,结合贵州的地形,采用贵州丰富的石料,使石拱桥迅速发展起来。拱桥的长处,在于将重力散到拱的各个部分,而且可根据河面宽度,由单孔向多孔发展,由小跨径向大跨径发展,因而比木梁桥、石梁桥及其他桥型更得到广泛运用,出现了许多堪称佳构的石拱桥。在建桥的历史上,贵州还有一种创造,就是用本地所产的羊桃藤汁水拌合灰浆,使石料的黏合特别牢固,田雯《黔书·羊桃藤》说:“一日将治南堤,患其石之不固,匠氏持阺蔓至,白余曰:‘用此之汁以合石粉,胶漆不啻也。’问其名则为羊桃藤,因忆陆云:‘苌楚,今之羊桃藤。引蔓似藤,今人以为汲灌。”拱桥出现以后,立即在贵州桥梁史上引起一场革命,取代了许多古老的桥梁,成为贵州古桥的主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