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经济土壤  
  史前文化  
  制度文化  
  语言文字载体  
  青铜时代与铜鼓文化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风格迥异的建筑  
  民间工艺美术  
  绘画与石雕石刻  
  歌舞之乡  
  地方剧种  
  民族传统体育  
  贵州教育  
  学术与科技  
  贵州文学  
  宗教信仰  
  贵州民俗举隅  
  贵州文化与现代化  
 
 
  首页>>贵州文化>>贵州教育
社学、义学、私塾及其他形式教育


自明代起,在官学与书院的带动下,兴起了一批以“蒙养教育”为主的社学、义学和私塾,它们属于半官半民或民间自办的学校,设于城市或乡村。

洪武八年(1375年),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天下设立社学,以里甲为单位办学,延师教诲民间子弟、幼童15岁以下者,可令

入学读书,讲习冠、婚、表、祭之礼,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正统间,令各处提学官及司、府、州、县官,严督社学,不许废弛。社学主要招收蒙童,学有成绩的可通过“童试”升入府、州、县学,而府、州、县学生员考核不合格的则发还社学。弘治以后,贵州各地相继办起社学。卫学创办社学最为积极。譬如:普安卫在城内东大街、关王庙、南门外、北门及东关各设社学1所;威清卫于所属前、后、左、右、中5000户所各设1所社学;平坝卫于卫城东、西、北各街共设社学6所;都匀卫于治北及麻哈州各设社学1所;安南卫有社学3所,新添卫2所,平越卫1所。遵义府建社学最多,据《遵义府志》记载,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遵义知府孙敏政举行乡约,传檄所属一州四县,于各城乡村里择地建立社学,于是共建立87所,其中,正安州27所,遵义县14所,桐梓县22所,绥阳县27所,仁怀县22所。普安州的社学也较发达,据(嘉靖)《普安州志》记载,全州共设社学10所,其中有7所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崇山营、善德营等处。此外,思州府在黄道溪司、都素司建有社学,思南府在印江县、安化县、郎溪司、蛮夷司、沿河司均建有社学。社学兴起后,师资一时感到缺乏,为此,万历年间,提学副使沈思充奏请采取变通办法,朝廷特许贵州从新选贡生中择优录用,每社学设两师,一师专管蒙童,另一师讲述文义典故,对社会起了推动作用。

清代进行蒙童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义学,其基本内容与明代的社学无异,但办学方式有所改变。所谓“义学”,就是在官府的倡导下,由民间集资办学,或从义仓中拨一部分谷米作为办学经费,或由地方人士自愿捐助,或由众人分摊费用,因为带有公益性质,故称义学。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下令各地兴办义学,贵州当然也不例外,据(民国)《贵州通志·义学表》统计,全省各府州县共建义学301所。不过,这种统计也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因为它的经济来源并不稳定,时兴时废,很难精确。查阅爱必达所纂《黔南识略》,见于记载最早的是康熙年间,以雍正“改土归流”以后最为盛行,目的在于“训化苗民”。贵阳府的义学,在嘉庆五年(1800年)设有两处,一处取名“蒙养”,另一处取名“敏来”;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增设“近悦”;道光七年(1827年)又增设“化成”、“精勤”二处。黎平府的义学是比较兴盛的,譬如所属古州厅(今榕江)于雍正八年(1730年)在章鲁、车寨等处设立3所义学,其后又在乐乡寨、麻蜡子、郎洞等处捐设义学6所,而永从县分别在县城、皮林、丙妹各设义学1所。因为“苗民读书者众”,故黎平府分棚考试时,以府城、六千户所及寄居古州、下江民籍为一棚,取12名;而十二土司及古州、下江苗童为一棚,取13名,说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学的人不少。在直隶厅中,普安直隶厅城乡共设义学5所,“士子应试者科名渐盛”。设义学最多的是安平县,共有19处。至于新辟各厅,发展状况不一,安顺府所属朗岱厅和贵阳府属长寨厅的义学“修脯由藩府领给”,都江厅虽有义学而“读书应试者亦尚无多”。丹江、八寨、清江等厅则未见记载。

《大定县志》记载义学颇详: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东门内设东升义馆,西门内设西成义馆,北门内设修来义馆,又设大定协义馆、六龙义馆、嘉禾里陇卧虎场义馆、嘉禾里座脚猴场义馆、悦服里羊场坝义馆、西路马场义馆、瓢儿井义馆、悦服里以列义馆,同治间因兵燹无存;光绪初,义学再次兴起,在城内设有东癉、西成、修来、任恤四馆,东乡设六龙、文明二义馆,南乡设甘棠、悦来二义馆,西乡设金马义馆,北乡设叠双、井养、晴皋三义馆,经费多由官绅捐赠,交商生息以养馆。清代义学的情况,大体如此。

由官学而书院,而社学、义学,标志着儒学教育逐步向民间渗透,在这一过程中,私塾应运而生。私塾习称私馆,它与社学、义学一样,是蒙童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私人办学,或由几家共设一馆教授族中及邻里子弟,或聘请塾师至家中传习,前者称为“教馆”或“坐馆”,后者称为“家塾”。私塾的任务是教蒙童读书写字,以求知书达礼,教材除《四书》、《五经》外,还诵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之类读物。私塾在贵州特别盛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广大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进城读书很不容易,另一方面则是有相当一批落第秀才闲散在城镇和乡村。私塾在明代即已兴起,(万历)《贵州通志》记载,贵阳府“乡里以社学先期,父兄为子弟求师,以礼往叩之,允则择日送至学,或延塾师执经授业,课试讲授,其资质俊秀者,以岁通经为期”。当时,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私塾相当普遍,故王阳明在诗中写道:“村村兴社学,处处有书声。”

及至清代,私塾更盛,尤以黔北遵义地区最为可观,在《遵义府志序》中,知府平翰写道:“入于国朝,列圣渐兴文教……经行虽辟,无一二里无塾童声,省试举四十八人,郡获者常逾四之一。”遵义沙滩是一个僻静的村庄,自黎氏迁来以后,便以耕读为业,在禹门寺的静室中办起了黎氏家塾,取名“振宗堂”,延请名师教诲子弟,遂成家学,渐渐漫及乡里,造成一种读书向学的氛围,故自乾、嘉以后百余年间,文化蒸蒸日上,竟成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和外交家的摇篮。出现了郑珍、莫友芝、黎庶昌这些了不起的人物,还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成为清代中叶全国知名的文化区[1]。贵阳附近的青岩,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地方,清代办起了书院,二三十家即有一私塾,所以到了清末,竟至出现了“云贵以状元夺魁天下”的赵以炯。安顺府在清末私塾甚多,据宣统三年(1911年)劝学所调查,仅县城中即有私塾45所,学生774人,各私塾人数,少则二三人,多则二三十人。到了民国年间,尽管各地先后办起了学校,但私塾仍然不衰。例如:天柱县尚有私塾220所,就读蒙童3000余人,相当于当地学校总数的87%,是贵州文化普及较好的一个县。为此,民国四年(1915年),贵州行政公署特颁发《贵州省修正改良私塾章程》,意在“化私塾为学校,以期初等教育普及”,以后,在此基础上陆续建立了若干初级小学。

明末清初,滇黔佛教大盛,全省的学宫、书院不及寺院的1/10,而且有许多文士落发为僧,社会上又多有逃禅之士,在这种情况下,以佛寺为读书之所蔚然成风。在贵州的寺院中,有许多静室,如《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中提到的白云山静室和普安丹霞山影修,都是读书的幽静之处。有些大寺庙,当时藏有大量经典,如镇远中山寺、思南观音阁、贵阳大兴寺、平越三教寺、遵义西来寺、遵义禹门寺等。文人在寺中讲学的事,每每有之,如邹元标讲学于都匀观音寺,莫友芝讲学于麻哈州静晖寺,都匀胜寿寺、贵定阳宝山寺、龙场屏山寺等都是讲学很盛的地方。贵定丘禾实《送宝华上人游鸡足山诗》序云:“庚午夏,余读书山中,灯火幡影之间,梵咒与书声互答,尝至丙夜不休。”周启渭《题龙场屏山盭》诗云:“龙场佛寺伴诸生,夜倚松杉各问名。我为看山来此地,传经还有旧阳明[2]。”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就是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的聚居区,汉文化并没有深入进去,尽管明、清两代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事实上还存在着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或者说是非儒学教育系统,它们是儒学教育之外的另一个天地,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如彝族的“毕摩”传承和伊斯兰教的学校。

黔西北之所以保存着大量彝文典籍、碑刻,重要原因之一是“毕摩”的传承作用。“毕摩”,又称“布慕”、“白磨”、“见耄”,汉文释作“奚婆”、“觋皤”等。在彝族早期的社会里,兹、莫、毕三者最为显贵,“兹”(意为“权力”)是统治者,“莫”是长老或臣属,“毕”是“师长”,他们的职能,彝文古籍说:“君施令,臣断事,师祭祖。”“毕摩”在彝族社会中有其特殊作用,元人李京《云南志略》说:“罗罗即乌蛮也。……有疾不识医药,惟用男巫曰大奚婆,以鸡骨占吉凶,酋长左右,斯须不可阙,事无巨细,皆决之。”概括地讲,“毕摩”既是主盟誓、作决策、办交涉的军师,又是司祭祀、断吉凶、占卜噬的祭师,同时又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毕摩”是有知识的人,他们精通古彝文,深知彝族礼仪,掌握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医学各方面的知识,并写成若干“夷经”。他们以父传子的方式世代传承,各有所专,把彝族的传统文化保存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在清真寺内开展经堂教育,或者称为寺院教育,由阿訇招收若干海里发,传习伊斯兰教经典和功课,学习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培养教职人员。经堂的教师必须是正式“穿衣挂幢”的坊上阿訇,学员称为“海里发”或“满拉”,他们可从某一阿訇,也可以同时或先后从几个阿訇,直到举行“穿衣挂幢”仪式为止。贵州的经堂教育,由于教民经济力量不足,能够开学讲经的阿訇不多,所以只有初、中两级。初级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穆斯林儿童,从学阿拉伯文开始,进而读《古兰经》,并通过《圣训》而懂得教规、教仪。中级教育的对象是一般的穆斯林,深入学习《古兰经》和《圣训》,并加开《赫窝衣》等课程。若要再需深造,必须到外地学习,通常是到云南昆明、沙甸、通海、蒙化、玉溪、昭通、鲁甸等地,有的则到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清光绪年间,兴仁县三家寨清真寺的乃依斯杨云鹤进行改革,在经堂教学中加进儒学,以便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培养经书两全的大阿訇。清末民初,随着伊斯兰教革新活动的开展,旧式经堂教育逐渐演变成“中阿文学校”,即在清真寺的经堂教学中,增加汉文知识,平坝、普安等地都办起了这类学校。以后,回民深感文化知识的重要,又办起了回民学校,著名的如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平坝私立共和初级小学和民国年间创办的普安青山回光小学,开设国文、阿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为回族培养了一批人才。

 

注解:

[1]黄万机:《沙滩文化》,贵州省志·方志办公室编印。

[2]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