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原先是唐、宋人用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如《南柯太守传》、《长恨歌》之类。后来,说唱文学与戏曲皆取材于“传奇”,以致在明、清时期把戏曲也称之为“传奇”。入清以来,“传奇”颇盛,出现了《长生殿》、《桃花扇》等名著,流传广远。在这种情况下,乾嘉之际,贵州也产生了两部“传奇”
,一部是傅玉书的《鸳鸯镜》传奇,另一部是任璇的《梅花缘》传奇,填补了贵州无传奇的文学空白。
傅玉书,字素余,又字竹庄,贵州瓮安县人,乾隆乙酉(1765年)举人,后选授江西安福知县,署瑞州府铜鼓同知,解职后还乡,主讲贵阳正习书院,著有《竹庄诗文集》10卷、《桑梓述闻》10卷。所著《鸳鸯镜》传奇,分上下两卷,共20出,它成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是贵州的第一部戏剧文学作品,但他生前并未出版,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15年)才由他的曾孙校订刊行。《鸳鸯镜》传奇,在形式上以南曲为主,它通过明末忠臣杨涟与左光斗儿女婚姻的曲折遭遇,揭露宦官魏忠贤余党的胡作非为。主题虽然不离“忠孝节义”,故事也以“大团圆”为结局,但通过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宣扬了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思想,揭示了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而导致灭亡的原因,颇有历史借鉴意义。正是:“笔锋痛桀奸回死,墨焰光腾又烈光。特与人心平垒块,千秋一镜结鸳鸯。”
任璇,字次枢,号龙溪,贵州普安州(今盘县)人,乾隆戊申(1788年)举人,选授广东永安知县,任满回乡,以教书、著述自娱,著有《凤梧轩诗集》。所著《梅花缘》传奇,分为4卷,于嘉庆七年(1802年)付梓刊行。它是一部以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写的是书生王廷睿与大家闺秀方素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意在宣扬“有情人终成眷属”,表现“才子佳人之情之真”。其剧情结构显然受到《西厢记》、《牡丹亭》、《荆钗记》的影响,而艺术成就远逊于《西厢记》诸剧。不过,有些情节,如“窥探后园”、“梦中欢会”等,也颇有真情实感,能够“以情胜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有反封建礼教的抗争精神。第二十五出《梅梦》,写王生得官还乡,与素梅的鬼魂相见,情意绵绵,催人泪下。剧中人物颇有个性,语言也清丽典雅,能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表现人物心态,但用典较多,有些僻典令人费解,不便于舞台演出,以致成为一种案头文学,流传不广。
可喜的是,自清代道光以来,在汉族戏曲如广西桂戏、桂北彩调和贵州花灯的影响下,在贵州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戏剧文学创作,产生了侗戏。侗戏鼻祖吴文彩,贵州黎平府腊洞人,他是一个农家子弟,自幼爱唱侗歌,喜欢看戏,于是决心把“汉戏”移植进来,用汉文记侗音,参照汉族戏曲唱本改编《李旦凤姣》和《二度梅》等,创造了说侗话、唱侗歌的侗戏。以后,他又根据侗族民间的叙事诗和故事传说,编成了《龙门绍女》、《金汉列美》等戏本,在黎平一带演出,深受侗族人民欢迎。在他的带动之下,侗族中陆续涌现了一批戏师和演员,如汤世玺、梁绍华、梁普安等。一百多年来,侗戏不断发展,产生了八九十个戏本,著名的如《丁郎龙女》、《吴勉王》、《龙门绍女》、《珠郎娘美》等,这些戏本以优美的故事和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历史和风情,这在我国戏曲史上是值得重视的。
大约在清代道光、同治年间,贵阳有一批文人雅士经常约聚在一起,“弄丝竹作戏”,以扬琴弹唱为主“消遣竟日”。到了光绪初年,“扬琴戏”开始流传到市民中间,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端等人组织了“三友社”,并开设了一家“文音茶社”,影响日益扩大。清末及民国年间,“扬琴戏”在贵州各地逐渐发展,出现了《珍珠塔》、《玉蜻蜓》、《西厢记》、《琵琶记》、《金锁记》、《绣襦记》等大本曲目,并分出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形成了板腔体与联曲体共同运用的特殊音乐唱腔形式。尽管这一时期并没有产生什么优秀的作品,但已明显表现出向地方戏曲发展的趋势,标志着戏剧文学创作在民间横向发展,并为黔剧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在戏曲的研究方面,姚华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姚华,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阳人,他不但以诗、书、画三绝名噪京华,而且在戏曲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曲论有《曲海一勺》、《猗室曲话》、《元刊杂剧三十种校正》、《盲词考》等,对清末及民国初年京剧、昆曲的发展起了一定影响。姚华在京与近代戏剧理论家罗瘿公友善,与著名京戏演员王瑶卿、梅兰芳、陈砚秋交往甚密,综观古今,对戏曲作了深入研究。民国初年,姚华在梁启超主编的《庸言》上连续发表了《曲海一勺》和《猗室曲话》,前者从我国古代诗词的纵向方面论述了曲的渊源、发展和特点,后者则从横断面上研究曲产生于词并“翻词为曲”。《猗室曲话》从明人卓人月选的《古今词统》和徐士俟的评语入手,引出40条资料加以考证,诠释、对比、引申、论证了“翻词入曲”的观点,认为“词至宋末,多堕恶道,诸家不能辞其咎也。然下启金元,遂为千古曲家开山鼻祖”,曲源于词而翻然脱颖而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文情酸辛”、“协律惬心”,表现力更胜于词,一反明人“词不如诗,曲不如词”的旧论。进而比较词与曲的异同,阐述了“铨异”、“比同”、“疏名”、“研韵”4个问题,指出词与曲的调是相同的,南北剧中之牌调多本于填词,曲沿袭词调名称者甚多,而曲的用韵近于词,但曲“别子为祖”,有异于前,发展成为一个时代新的特征,这种进化、演变的观点挣脱了前人对词曲的成见。
姚华深入钻研词曲,认为明代汲古阁毛晋所刻《元明六十种曲》是很有价值的剧曲典籍,可以窥见元明戏曲发展的轨迹和诸家著作的真迹,但不尽完善,于是加以勘订,并认为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从容整理”。姚华的《曲海一勺》与《猗室曲话》不但对我国传统戏曲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新见解,而且推动了京剧的发展与创新,诚如戏曲理论家卢前所说:“贵筑姚茫父先生(名)华,文章名为其绘事掩,前少时读所为曲话,校订毛晋《汲古阁刻六十种曲》精且审,而《曲海一勺》一书,持论尤超卓,声家所不能废。”
我国的话剧始于1907年,当时一批旅日的中国留学生在东京组织“春柳社”,根据日本由欧美引进的新派剧(壮士剧)的演出形式,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和《热血》等剧,同年又在上海演出《黑奴吁天录》,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这种新的风气传到贵州,1913年即辛亥革命的第二年,贵阳的达德学校即开始演出新剧。贵州的第一出话剧为黄齐生等人集体编写的《维新梦》,它是一个五幕五场的话剧,通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和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等人的斗争,歌颂了维新志士的光辉业绩,控诉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宣扬变革思想。剧中人物,光彩夺目,六君子殉难一幕,把剧情推向高潮,充满了激越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到绝妙处,掌声不绝。以后,又编写出《武训兴学》、《丁文诚除奸》、《亡国恨》与《共和鉴》等剧本,开启一代新风。《维新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出新型话剧,而且在全国话剧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是我国率先上演的话剧之一。
谈到小说,最值得赞道的是但批《聊斋》。但明伦,字天叙,一字云湖,贵州广顺州(今长顺县)人,嘉庆二十四年中进士,道光年间先后做过山西、山东、两淮盐运使,著有《广顺州志》、《贻谋随笔》、《读史管见编》、《资治通鉴观要》等书,但批《聊斋》是他呕心之作。还在儿时,但明伦得见《聊斋志异》,为书中故事吸引,不忍释手,着了迷,但父十分生气,呵斥他不该“好鬼狐怪诞之说”,但明伦从容不迫,逐一指出书中的妙处,但父大惊,见他有如此见识,转怒为喜。事隔数年,但明伦出任湖南、浙江乡试主考官时,将《聊斋》置于行囊之中,闲暇便取出来翻阅,有所感即随笔评点,日积月累,凡14年,终于在两淮盐运使任上完成了这一著作,题为《聊斋志异新评》。评点《聊斋》决非易事,《聊斋》是一部志怪小说,它以“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来反映人间现实,寓有深意,非寻常人所能知其底蕴。评《聊斋》者,前有王世祯、何守奇、冯镇峦三家,然王评简略而无关痛痒,何评较繁而迂阔肤浅,冯评甚详而又缺乏总体把握,而但批《聊斋》,“不独揭其根底,于人心风化实有裨益”,故但氏《新评》一出,“披隙导窍,当头棒喝,读者无不俯首皈依,几于家有其书矣!”但批《聊斋》独具慧眼,能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书中批语随处见其锋芒,掷地有金石声,颇能击中要害,《聊斋》隐约其间的意思,经他一点,昭然若揭,发出了时代的呼声,而且“无一意见复,无一笔雷同”,有如檄文、战书,向黑暗猛烈开火。但氏深知文章做法,懂得《聊斋》运笔之妙,评语在文章技巧方面的评说,对欣赏文学作品颇有帮助。
不过,贵州的小说创作并不发达,明代未见著述,清代有两部贵州人的著作,一部是文言短篇小说集《啖影集》,另一部是无名氏的长篇小说《平南传》。《啖影集》为普安州人范兴荣所著,共收短篇小说六十余篇,多借神怪影射现实社会,颇有摹仿《聊斋》的痕迹,如《杜履祥》与《聊斋》的《席方平》颇为接近,可贵之处在于,书中各篇无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投影。《平南传》是一部章回小说,全书共四卷,分36回,不著撰写人姓氏,叙述独山烂土长官同始祖张均于明初随夏国公顾成征滇事迹,文笔清朗可读,亦有故事情节,文学价值不高。
近代用新文学创作小说取得成就的有蹇先艾。蹇氏生于贵州遵义,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以“萧然”、“钱之”、“罗辉”、“陈艾新”、“蔼生”、“赵休宁”等笔名发表文章,1926年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朝雾》出版,深受鲁迅、郑振铎、王统照等赏识,被鲁迅称之为“乡土文学作家”。蹇先艾的作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能将贵州方言恰到好处地引入文学作品,写出贵州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他笔下的“盐巴客”、“捧老二”(土匪)、官绅都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他的短篇小说《水葬》和《到家的晚上》选入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序》中赞道:“蹇先艾的作品是简朴的”,“很少文饰,也足够写出他心曲的哀愁。”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朝雾》、《一位英雄》、《还乡集》、《踌躇集》、《酒家》、《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幸福》等,还有一部中篇小说《古城儿女》和一部译著《美国短篇小说集》,散文集有《城下集》、《离散集》、《新芽集》、《苗岭集》等,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蹇先艾短篇小说选》。
网页编辑:高娃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