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生活与风俗
饮食和服饰(图)


     一  “饭稻羹鱼”

荆楚地区的饮食构成特点和吴越地区接近,与北方则大异,楚人以稻米为主食而北方则以粟为主食;楚人多食水产,北方人多食陆畜。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一曰:“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

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食稻米、食水产为主,就是司马迁所说的“饭稻羹鱼”。

“饭稻羹鱼”是楚地饮食结构的显著特点。稻在这里代表以水稻为主的所有农作物主食产品;鱼代表以鱼等水产品为主的所有动植物副食产品。周边山区人民多食杂粮,其饮食结构则略有差异。“饭稻羹鱼”是就荆楚人民饮食结构的主要特点而言的。

“饭稻羹鱼”这一特点,从远古时代就已形成。稻谷遗迹遗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墓葬中就有较普遍的出土(详见第一章),湖南澧县城头山还发现了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古稻田,约在公元前4 500~4 300年。[1]鱼骨之类在遗址墓葬中也有较多的发现,洪湖两岸监利县柳关遗址附近就发现有约600平方米,厚0.2~0.3米的蚌壳堆积。[2]在大溪文化时代墓葬中还发现以鱼龟殉葬的现象。石家河文化邓家湾遗址出土的小型红陶塑,在动物中,除了鸟、猪、狗、羊、熊、象等陆产动物外,就有鱼、龟、蛙、鸭、鹅等水生动物。显然,荆楚人早在远古新石器时代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生活。

楚国的鱼资源丰富,《战国策·宋卫策》说:“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据《说苑·贵德》所载:“孔子之楚,有渔者献鱼甚强,孔子不受。献鱼者曰:‘天暑市远,卖之不售,思欲弃之,不若献之君子。’”这不仅反映出楚国鲜鱼市场鱼多,而且表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达,已有专门的“渔者”,也就是“渔夫”,屈原作品中称之为“渔父”。正是这丰富的鱼资源加上渔夫的汗水,才赢得了楚国渔市的繁荣。

楚人不仅爱吃鲜鱼,还有吃腌制“枯鱼”(即干鱼)的习惯。东周时,郢都商业区就有出售枯鱼的市场,称之为“枯鱼之肆”(《庄子·外物》)。古籍所载,孙叔敖任令尹,生活俭朴,饮食为“粝(糙米)饭菜羹,枯鱼之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在楚国祭典中还有“庶人有鱼炙之荐。”“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国语·楚语》)的规定。

屈原作品中的“二招”,即《招魂》(或谓宋玉所作)、《大招》(或谓景差所作)就比较集中地涉及到了2 000多年前楚国宫廷美味佳肴以及制作法,如:“大苦咸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蹄筋),臑(炖)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清炖)鳖炮(烤)羔,有柘(蔗)浆些”;“鹄(天鹅)酸臇(炖汤)凫(野鸭),煎鸿(雁)些”;露(野)鸡臛(红烧)(大龟),厉(鲜美)而不爽(败口味)些”(以上均引自《招魂》);“内鸽鹄(天鹅),味豺羹只”;“鲜(大龟)甘鸡,和楚酪(乳酱)只”;“醢(肉酱)豚(猪)苦狗,脍苴蒪(蔬类)只”;“吴酸(酸菜)嵩蒌,不沾(浓)薄(淡)只”;“炙鸹(乌鸦)蒸凫(野鸭),煔(烫熟)鹑陈只”;“煎(鲫鱼)(炒)雀,遽爽存只”(以上均引自《大招》)。另外,《左传》文公元年,还载有楚成王食熊掌的记载。其中鳖(甲鱼)、龟、、凫、鹄、鸿等水产品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鳖鱼至今仍是楚人盛席上的上等佳肴。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炒炉,上层盘内盛着一条鲫鱼,一条鳙鱼(或称白鲢鱼),下层盘内遗存着木炭,“煎”之类,大概就是如此烹饪出来的。

西汉初年,还产生了荆楚(也是整个中国)所仅见的最早的食谱和烹调著作——虎溪山汉简《美食方》。《美食方》出土于湘西沅陵县虎溪山1号汉墓(长沙王吴臣之子、沅陵侯吴阳墓)。《美食方》详细记载了王侯宫室加工各种食物的选料和加工方法,仅做米饭就有七八种之多,如“稻黍方”、“中粲方”、“下粲方”、“鱼鬻方”、“中黄饭方”等。菜肴的做法,记得更加详细,包括鱼、鸡、狗、豚、彘、牛、羊、马、雁等。还有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宰杀方式和切、割、蒸、煮、炙、烤等加工方式,以及使用姜、盐、酒等佐料和汤汁的要求,对火候也有很细致的规定。[3]这些具体细致的制作流程,填补了荆楚、也填补了整个先秦两汉烹调工艺的空白。其中米饭“鱼鬻方”及许多鱼料菜肴制作也都显示出荆楚饮食文化的特点。

司马迁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史记·货殖列传》)。班固《汉书·地理志》也说:“楚(指楚地)有江汉川泽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

远古新石器时代稻谷品种已有粳稻和籼稻,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稻谷除了粳稻、籼稻外,还有粘稻和糯谷两个品种。粟、菽(大豆、小豆)、麦(大、小麦)等旱地农作物产品种类亦甚多样。[4]这些以稻为主的农作物产品种类,自汉以后,历代相传,逐渐增多。

同时,自汉代以后,荆楚地区各种鱼类中除了上面提到过的龟、鳖(甲鱼)、鲫鱼外,其中最著名的是武昌鱼。

武昌鱼又称团头鲂或鳊鱼。鲜美入味,以樊口,即鄂州(古武昌)梁子湖入江之口所产为正宗。其名“武昌鱼”,始于三国时代。当年(221年),孙权出于形势的需要,将都城迁到鄂县(今鄂州市),改鄂县为武昌作为都城,同时从建业(今南京市)迁徙居民充实武昌,被迁徙的居民不愿久居武昌,唱道:“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说明武昌鱼在当时已很有名气了。再加上毛泽东主席1956年畅游长江后所作《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从而使武昌鱼名声大振,享誉中外,大凡外地人或外国人来武汉无不以品味武昌鱼为首选佳肴。

在荆楚食谱中,旱地肉食以食猪肉和鸡肉为主,千百年来人们在烹调猪肉的过程中创制出许许多多的佳肴,其中尤以苏东坡的“东坡肉”最引人兴趣。

苏东坡贬官黄州,不仅为荆楚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字画,而且创制了“东坡肉”。还传下了炖煮肉的方法;做诗曰:“慢着火,少着水,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时它自美。”

楚地水产植物如莲藕、菱角等也很有特色。楚康王时大臣屈到嗜芰,临终时还嘱咐宗老,要求在他死后用芰来祭祀他。芰就是菱角,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的诗句也提到了芰;南朝梁武帝,唐代刘禹锡、白居易、李白,明代王鸿渐都分别写过《采菱曲》、《采菱行》、《看采菱》、《秋浦歌》、《题菱科图》等。描述菱角不仅会使人产生嗜好,而且还有美好的观赏价值。

在荆楚旱地植物食品(蔬菜、果品)等中,柑橘是重要的特产食品。屈原在《橘颂》中称产橘之树为“后皇嘉树”。赞扬其性质,“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也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柑橘生长是有一定的水土和气候条件的,不可随意徙植。先秦时,荆楚盛产柑橘,《山海经·中山经》:荆山“多橘柚”;洞庭之山“其木多柤梨、橘柚”。《战国策·赵策》曰:“云梦橘柚之地”。《吕氏春秋·本味》记楚地“江浦之橘,云梦之柚”。直到汉代尚有“蜀、汉、江陵千树橘”之说(《史记·货殖列传》)。但随着气候的变迁,时至今日江陵、古云梦一带已不产柑橘,柑橘的产区集中在鄂西、鄂东南以及湖南许多地区。柑橘营养丰富,酸甜可口,是楚人所喜爱的果品,早在先秦楚国时代,楚王就以柑橘招待他国来访的客人。《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春秋时“〔齐〕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小刀),晏子不剖而并食之。”也就是连皮一起吃了。江陵望山1、2号战国楚墓出土有柑橘。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遣策记有“橘一笥,”同时也发现了写有“橘笥”的木标鉴及橘类果核。柑橘直到今日仍然是荆楚人所喜爱的果中佳品。

自先秦以来,荆楚所流传的菜谱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今日湘菜和鄂菜两大全国著名的菜系,是荆楚两大亚区饮食文化的结晶。尽管菜肴的种类繁多,但水产类仍然是这两大菜系的特色菜。先秦时楚人喜欢苦咸酸辣甜,尤重酸辣,前引楚辞就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和酸若苦”等,就反映出先秦楚人的这种口味。今日流传的“湖南人不怕辣,湖北人不辣怕”的顺口溜,以及两湖人爱吃酸盐菜和两大菜系中的酸辣味等,更多地反映出今日楚人继承了先秦楚国以来的口味和饮食文化传统。

古人饮食习惯,一般为一日两餐。楚人许行曰:“〔国君〕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上》)。这是农家学派的观念(详见第十二章)。朝食曰饔,夕食日飧。许行要求国君自炊早晚两顿饭,说明当时一日两餐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日(白天)长农忙季节则多有午(中午)食习惯,也就是一日三餐。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至于统治者、富有的人家,在先秦,尤其是秦汉以后多为一日三餐,老百姓贫者甚至一日两餐亦无保障。一日两餐是一种民间习惯,直到今日农村尚能见到,多为日(白天)短农闲的季节,日长农忙则多为三餐。

我国饮食餐具中最有特色的是筷子(古人多称箸或)。《韩非子·喻老》:“昔者纣(商纣王)为象箸(象牙筷子)而箕子怖”。若此不误,我国用筷子当始于3 000多年以前。然而至今尚未发现商代的筷子实物。《礼记·曲礼》载进食之礼,强调共饭泽(洗)手,唐人孔颖达注释说“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共饭,手宜洁净……恐人秽也。”说明先秦时代中原地区抓饭仍很流行。南方荆楚以稻米为主,主食稻米多不能捏成米团,故多用筷子,据考古发现,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出土16根,江陵凤凰山167、168号汉墓分别出土21根和10根,毛家园1号汉墓出土12根,沙市萧家草场26号汉墓出土21根[5],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1双,均为圆柱状竹筷。其中大都有筷笼,而且是世界上所见时代最早的筷笼。凤凰山168号萧家草场26号墓所出筷笼还彩漆描绘图案,凤凰山168号筷笼侧面则书写“枇”二字,167号墓的筷笼亦标明为:“朼箸筲。”表明至西汉早期在荆楚地区不仅竹筷子普及,而且对筷笼亦很讲究。

汉代以后又出现了上方下圆的筷子,与圆柱形筷子并行于世。在古代,上流社会多用漆筷,甚至用银质的筷子和象牙筷。平民百姓多用普通的竹质或木质筷子,一直沿用至今。

    注解: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古城址1 997~1 998年度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2]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监利县柳关和福田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3] 郭伟民、张春龙:《虎溪山1号汉墓后期发掘整理又获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年10月17日。

    [4] 周世荣:《金石瓷币考古论丛·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岳麓书社,1998年。

    [5] 湖北省荆州市周玉桥遗址博物馆:《关沮秦汉墓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