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生活与风俗
衣着及妆饰(图)


    (一)楚服楚饰及人体审美

1.楚服

服饰大致包括衣服、鞋帽、发饰、佩戴等。最能直观地体现一定地域、民族风情,以及人们日常审美情趣和一定的社会伦理观念。一句话,就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

远古时代的荆楚地区已有用于束发固冠的骨簪,三苗先民都习惯将发

髻梳在头项两旁,即所谓“三苗髽首”(《淮南子·齐俗》)。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雕人面,头上已有半月(下弦)形冠或头巾,是荆楚地区所见时代最早的冠巾[1]

芈姓楚人从中原徙居荆楚地区后,与土著居民逐渐融合,衣冠服式与中原地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的区别,故有“南冠”、“楚服”之称。春秋时,楚郧公钟仪被俘至晋国,晋侯见到后,即以“南冠”指称钟仪(《左传》成公九年);战国时,在赵为人质的秦异人(庄襄王),为了取得秦太子的地位,曾身着“楚服”见秦华阳夫人(楚人),华阳夫人赐异人名曰子楚(《战国策·秦策五》)。这都说明楚人衣冠的地域特色在中原及秦人那里都能直观地感觉得到。

据说古有獬豸兽(或称神羊),能别曲直,头生一角,以角触不直者,楚王获之以为冠。“楚文王好服獬豸冠,楚国效之”(《淮南子·主术》)。獬豸冠一直为楚国君王的王冠。秦始皇灭楚,得楚王冠,赐御史,“以为展筒,铁为柱卷,取不曲挠也,执法者服之。”以别曲直(《七国考·楚器服》)。此冠即成为后世“法冠”。《墨子·公孟》载,“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鲜冠组缨当为獬豸冠;绛衣博袍,即红色而衣袖宽大的长袍。庄王十九年宋国杀楚使申舟(文之无畏),庄王闻之,投袂(《淮南子·主术》作“奋袂”)而起(《左传》宣公十四年),也表明这种王服的袖子既阔且长,否则是不可投不可奋的。楚国王公贵族在冬季多穿戴皮质和羽质衣冠。成王时,令尹子文着“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战国策·楚策一》)。鹿裘就是鹿皮冬衣。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廉政“大俭”,“冬羔裘,夏葛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冬羔裘即冬穿羊皮衣。楚灵王曾巡狩今安徽境内州来,遇雨雪,头戴皮冠、身穿羽绒衣,外披翠羽披风,脚穿豹皮鞋,即所谓“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左传》昭公十二年)。

战国时代的楚人衣冠服式,因为有较多的出土实物,衣物、人物画像、人物塑像的出土,尤其是马山1号楚墓的衣物出土,可以直观地得到一些了解。出土的衣物式样主要有袍、衣(裋衣)、裙、袴、帽、鞋等。[2]

屈原在《离骚》中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衣即上衣;裳指下裳。狭义的上衣就是短衣,古人多称襦,襦有单衣(短衫),夹衣和绵衣(短袄)之分,古人多以单襦、夹襦和複襦来称呼。襦衣短者至腰、长者至膝。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一件残破的夹襦,长101厘米,就长及膝部。曾侯乙编钟架中的铜人上身所着服式则为曲裾襦衣,下摆至腰膝之间,交领右衽直裾。[3]但这种短衣也有对襟式的,仅见于马山1号楚墓,属于冥服。自名衣,衣长45.5厘米,下摆当在腰膝之间,前领直,后领凹,半袖,袖子宽度及腰围都较窄,应是一种日常穿衣,这也应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短衣式样。

楚人,尤其是贵族多爱穿长袍。袍是一种衣裳连体长及脚面的服饰。广义的袍包括单层衣袍(简称单衣)、夹层衣袍(简称夹衣)和绵袍。从衣裾来看可分为右衽直裾衣袍和右衽曲裾衣袍。直裾衣袍,是楚国最流行的样式。马山1号楚墓出土右衽直裾衣袍12件,其中绵袍多达8件,单衣3件,夹衣1件。均交领呈直三角,分三种式样:一种为后领下凹,袖筒最宽处在腋下,斜向自然地收杀成小袖口;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为第二种式样;袖筒宽而长,袖下呈弧状,为第三种式样。三件单衣式样均与第三种绵袍式样相同;夹衣式样则与第二种绵袍同一式样。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木俑彩绘的服饰就是这种直裾衣袍穿着时的形态。但衽部是正面绕到背后,下摆缘平齐。[4]

曲裾袍,或称“深衣”。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衣袍。右衽广袖、衣长垂地,与直裾无异。曲裾与直裾的下摆缘平齐不同,其衽从身体前方斜绕到身后,一层或二层,再掖于腰带下,其下摆呈曲斜而不齐。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着衣女木俑,所着绣绢单衣,就是一件曲裾袍,领缘相交成锐角,斜绕身后,掖于腰带下。长沙仰天湖406号楚墓出土彩绘男俑的曲裾袍,其裾向身后斜掩一层[5],长沙仰天湖25号楚墓出土的女俑,其衽向身后缠绕数层,[6]也是如此。

下裳有裙和裤之别。马山1号楚墓出土一件深黄绢单裙,裙面由八片缝制而成,窄腰宽摆,展开后呈扇形,类似今日的筒裙。曾侯乙编钟架中的铜人所着服式上穿交领右衽曲裾襦衣,下着有褶筒裙。裤有袴和裤之分。袴又称“胫衣”,近似今日小孩穿的开裆裤。马山1号楚墓出土一件绵NFDB2就是这种开裆裤,是我们所见时代最早的一条裤子。值得注意的是,长沙出土的车马人物漆卮上的骑马者,也都是上衣下裤,这种骑马穿的裤子应当是裤,即合裆裤。合裆的短裤叫“犊鼻裤”。合裆裤主要指长裤,应多为战士和劳动者所着服式。信阳长台关1号墓漆瑟和长沙颜家岭35号楚墓漆卮所绘“猎人”,上穿短衣,其下所穿当是合裆裤和犊鼻裤。

冠冕、帻都可统称之为头衣。屦、舄及袜子等,古人亦称足衣。马山1号楚墓出土一件夹层绢质帽子,展开后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后正中有小道横狭长方形的缝,还有系帽的纽带。信阳长台关楚墓漆瑟所绘的某些人物和曾侯乙鸳鸯盒所绘人物,戴的都是一种类似无旒之冕。包山楚墓漆奁上所绘人物图像,有一种角形高冠可能是一种一般性的獬冠。长沙子弹库所出楚帛画,男子所戴8字形高冠,应即屈原所说的切云冠。包山楚简记有“紫韦之(帽)。”熟皮为韦,即是染成紫色的熟皮帽。

头衣除了帽子外,尚有帻和头巾。束发的巾为帻,裹头的巾称为幅巾,“南楚江湘之间曰陌头”。(《方言》卷四)陌头是楚地平民所用。

2.服饰

服饰,即服装上的佩饰。服饰种类虽多,但主要有腰带、带钩和玉佩。

由于衣袍阔而长,一般都需要束衣带,出土实物所见束带有革带、丝带两种。丝带即古文献中所说的“大带”、“绅”,用纺织的组带或绣花、或纺织的锦、绮等丝织物制成。马山1号楚墓墓主腰间的系袍丝带就是手工绣制的。丝带有宽窄之分,包山楚墓出土漆奁彩绘人物腰间束袍丝带都较宽。信阳长台观楚墓出土的木俑腰带、长沙陈家大山出土帛画女子束袍腰带也都较宽。皮带有绣花与不绣花之分,绣花者楚简称为“缂带”,不绣花的楚简直称“革带”。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的绣花皮带、马山1号楚墓着衣木俑的束袍皮革应分别名之为“缂带”和“革带”。皮带打结不方便,以带钩相连接。春秋时,带钩的使用已较普遍,浙川下寺春秋中晚期楚墓出土的铜带钩是所见楚人年代最早的实物[7]。带有大小、质地、形状的不同。雨台山楚国最小的铜带钩仅3厘米长,望山1号墓出土的错金铜带钩则长达46.2厘米,居先秦列国大带钩之首[8]。带钩首端一般为鸟首或兽头、龟鳖头,钩身多作长条形或琵琶龟鳖状、正面有冶铸或错金纹饰。除了铜质的外,还有金质带钩,以及铁质带钩。或镶嵌黄金、玉石的铜质和铁质带钩。曾侯乙墓出土四件金质带钩,宜城楚皇城及信阳长台关楚墓分别出土错金嵌玉的铜质带钩和铁质带钩。所谓“满堂之坐,视钩各异”(《淮南子·主术》),楚人的带钩无论大小,形态及质地、花样确实各异其趣。

《礼记·玉藻》曰:“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楚国贵族既喜爱玉,也喜爱琉璃珠等作为服饰。江陵杨场的一座楚墓出土过花纹组带串套琉璃珠和骨。马山楚墓也出土用黄色组带串着的琉璃珠、玉管,出土时其上端就系在墓主的腰带上。信阳长台关2号楚墓出土的几件彩绘木俑,身上所绘佩饰是用一根或交叉在一起的两根丝带串着玉璜、珠等,系在胸前正中腰带上。江陵武昌义地6号楚墓出土的一对木俑正面所绘佩饰基本相同,均分别由两根丝带串有璜、珠、管等,分开系在上胸带上(木俑以上胸带取代腰带)。[9]看来,屈原楚辞:“玉佩兮陆离”,“佩缤纷其繁饰兮”(《九歌·大司命》及《离骚》)的描绘,并非夸张。楚人还喜欢将芳馨的花草作为服饰。屈原楚辞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以花草作为服饰,是人们的一种共同喜好,比起中原来,楚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花资源,楚人以花草作服饰更为盛行。

3.梳妆打扮与人体审美观

前面谈到的服饰是人们打扮的重要内容,而打扮除了衣服外,还包括梳妆打扮,即发式和面部化妆等内容。

发式既是识别民族的一种标志,也是观赏性习俗的一个重要表象。楚辞《招魂》就是以“长发曼鬋(鬓)”来描写楚宫美女的。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中的女子是脑后挽髻的发式。[10]即将长发在脑后部挽髻并用丝带扎紧,使发髻出现前空后翘的形状,是一种椎髻,由于该女子是侧面画像,故或称“马鞍翘”式、“银锭式”。马山1号楚墓墓主是位年约50岁的女子,其发式也是这样,真发向后梳成一束并增加一束假发,分成双股,用黄色组带系住后再盘成圆髻,用木笄固定,然后又用一片绸带围绕前额至脑后束结。若从侧面看就像陈家大山楚墓出土“人物龙凤帛画”的女子发式,这种椎髻应是楚国妇女的主要发式。江陵雨台山楚墓M354:32号木俑则是一种垂髻发式[11],即将头发梳向脑后从两股交叉成一束,在发末下段挽髻,髻在人身背后,故有“垂髻”之称。长沙仰天湖出土的彩绘女性木俑,也类似这种发式,长发到颈项背面结成中字状双环,其下秀发成一束而飘然垂下至腰间,均可称为垂髻。马山1号楚墓2号木俑的长发向后梳至颈项背面用丝带束拢,束结下的发尾自然下垂至胸背,可称为“垂束结”。这些发式一直流行于楚地,为女性所喜好。

男性发式亦别有情趣。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男性木俑,长发向后梳拢至颈项,然后编结成长辫,发辫自然下垂至腰间。即所谓“辫发”式。这种辫法尚流行于西汉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之中。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持灯铜俑的发式则为偏髻。俑的头发梳向头的右上角,然后挽成向外突出的高髻。这种偏髻亦见于秦始皇陵1号兵马俑坑的武士俑,可能属楚国西北境内的戎人发式。

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31号男性木俑的头顶和两额角的头发皆以黑漆涂绘,头顶正中又插一束散开的真发。此当为楚地流行的一种男性发式。另外还有一种头上盘绕式和头上折叠式的梳理发式。长沙子弹库男性人物帛画,以及江陵武昌义地M6∶21和22号木俑;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出土的717和783号木俑,头发全用黑漆涂绘,发不下垂,应当就是这两种发式,也一直流行于楚地。

楚人打扮也很重视面部化妆,楚辞《大招》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就是在脸上施涂脂粉,黑描眉毛。“蛾眉”是美女的一种标志,是女子最考究的一种画眉。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男性木俑,还在上嘴唇上描黑髭,表明男性对胡须的讲究。

先秦尤其是战国时代,在楚地,男性最喜爱的打扮,长袍阔袖,高冠佩剑。《说苑·善说》记齐人语有曰:“昔者荆为长剑危冠,令尹子西出焉”。屈原在《离骚》中自我描写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剑)之陆离”。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帛画中的男子就是身着阔袖长袍,头戴高冠,腰佩长剑。

楚俗女子以细腰为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画中的女子、长沙仰天湖的女俑、长沙楚墓漆卮所绘舞女等,都属于细腰形象。常德德山晚期楚墓出土木俑23件,女侍俑10件,体形修长,细腰长裙。楚辞《大招》曰:“丰肉微骨,”“娥眉曼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像皮带所束成一样)只”。小腰,就是细腰。这种风俗波及到男子之中,据楚威王时的莫敖子华所言,“灵王好小要(腰),楚士约食,冯(凭)而能立,式(拭)而能起”(《战国策·楚策一》)。类似的记述见于先秦多种古籍,虽有点夸张,但说男性士人为取悦于灵王,也为腰细而节食减肥,大体不误。可以想见,灵王时的女子则会更加为细腰而节食减肥了。故韩非子笼统地说:“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即此之谓。

    注解:

    [1] 参考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2]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1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彭浩:《楚人的纺织与服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5]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

    [6]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7]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发掘队、淅川县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5年。

    [9] 江陵文物工作组:《江陵武昌义地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期。

    [10] 熊传新:《对照新旧摹本谈楚国人物龙凤帛画》,《江汉论坛》1981年第1期。

    [11]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