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生活与风俗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源于汉代。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在公元前180年元月十五日扫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即位。为了纪念这一天,汉文帝定元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古人称夜为“宵”,元月十五日的晚上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元宵。后司

马迁创建了《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到了东汉明帝永平10年,蔡愔从印度求佛归来。他告诉明帝,印度每年在正月十五日,举国上下观佛舍利放光。明帝为了在中国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从那以后,元宵节有了燃放灯火之俗。元宵节为何又称上元节呢?据说是受了道教的影响。《岁时杂记》说,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南朝时代的荆楚地区,元宵节有祭门户、祀蚕神、迎紫姑的风俗。《荆楚岁时记》记载了祭门户的仪式:制作油脂豆粥,为祭祀作准备。然后在门户上插上杨树枝,根据树枝随风飘动的方向,用酒肉以及插上筷子的豆粥祭门神。祭蚕神的仪式是这样的:正月十五煮米粥,加肉覆盖在粥上。要登上屋顶吃粥,边吃边念咒语:“登高靡,挟鼠脑,欲来不来?待我三蚕老。”迎紫姑的来历是这样的:南朝《异苑》说:紫姑本是一户人家的小妾,为正房大妇所嫉妒,在正月十五日气愤致死。人们纪念她,用纸剪成她的形象,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迎接她的到来,口里念着:“子胥(紫姑的丈夫)不在家,曹夫人已回娘家,紫姑你可以出来。”在厕所或猪圈边等候,如果手里紫姑的形象重些了,那就是紫姑神来了。这些风俗都与鬼神占卜有关:祭门神是为了挡鬼不入家门,祭蚕神是为了蚕业丰收。迎紫姑是为了占卜蚕事好坏或人事吉凶。

隋唐时期,元宵节盛况空前。《隋书·柳》记载了隋文帝时元宵节的场面:人们“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唐代在元宵节前后共三日不行宵禁,放三夜花灯,称之为“放夜”。唐玄宗时,南方工匠毛顺建了一座灯楼,高150尺,20多间房,灯楼悬挂珠玉,金银穗。灯上绘龙凤虎豹,有腾跃之状。每逢正月十五日,唐玄宗来此观灯尝月。

宋代元宵节前后五日不行宵禁,各地都形成专门的灯市,灯市上还上演灯影戏。范成大在《灯市行》中描述了南方的元宵节:“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苏轼在《子姑神记》叙述了自己亲见的一位自称子姑神的妇女,而此事的发生地点是湖北的黄州:“予往观之,则衣草木为妇人,而置箸手中,两小童子扶焉。以箸画字……赋诗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这说明紫姑神在楚地很有影响。宋代,荆楚江淮一带的紫姑信仰已从占卜演化到扶乩。《东坡集》:“江淮间俗尚鬼,正月为子姑神,或能数数画字,以箕为腹,箸为口,画灰盘中,乡间女子争为之。”宋代元宵节还兴起了放烟火,打灯谜和杂技演出。宋代以后,虽然元、清两朝是少数民族统治,但元宵节不但未禁,反而越来越热闹,除燃放烟火之外,还有舞狮子、舞龙、闹社火、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打腰鼓、吃元宵等各类活动。

清代以来,荆楚地区的元宵节有哪些突出的活动呢?一是玩灯,二是吃元宵,三是迎紫姑。下面分别叙述。

元宵节使人进入一个灯的世界,有花灯、水灯、走马灯、龙灯等等。花灯又叫彩灯,用五彩缤纷的灯扎成灯山、灯树、灯楼,还有人物猛兽、花草虫鱼之灯。根据制作材料,又分为天骨灯、玻璃灯、珠灯、羊皮灯、篾丝灯、麦秸灯、桔灯,品种繁多。彩灯上写上谜语,就成为元宵猜迷灯会。近水村落爱放水灯。水灯多制成金鱼、青蛙等形状,放在江湖之中漂浮。《荆楚岁时记》中有“灯小火转”的走马灯的记载,可见在楚地早已有之。这种灯利用灯内蜡烛燃烧的热风推动灯罩自动旋转,可称是一项重要发明。龙灯犹如一条巨龙,有龙头、龙身、龙尾。龙身一般9节、或13节,每节约四五尺长。制法是以竹篾为骨,裱以棉纸绘上龙鳞,内部点上蜡烛。湖北湖南各地的龙灯往往每节都点灯。夜间将舞龙场地上的灯熄灭,只有一条灯火通明的长龙在空中飞舞,极为壮观。湘南一带,元宵节的舞龙灯从初十就开始了,每夜歌舞达旦。清代《道州志》记:“上元节观灯以初十为始,编竹为龙,蒙以彩布,游于城乡,或造鱼虾、狮象之灯,结队随行,揭鼓鸣钲,歌舞达旦……”

正月十五日,是湖南湘西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调年”。调年与汉族的元宵节有相似之处,主要是玩灯。这天晚上,人们举着云朵灯、鱼虾灯、龟蝉灯、花钵灯前导开路,后面跟着蚌壳灯、狮子灯、龙灯、花灯,游巷串户,名曰“送灯”。家家户户的门口摆酒果点心,香蜡祭祀,名曰“迎灯”。送灯迎灯活动完毕,就开始舞龙灯、舞狮子、划彩船等大型活动。乡间到处是游动的“火龙”。举龙头的是一位上身赤裸、肩上挂着两串长鞭炮的小伙子。鞭炮在燃放,火龙在火花中上下翻腾。舞到高潮时,人们用花筒焰火对着火龙喷射,将龙灯烧得只剩下竹木架子,方才罢休,这叫“烧灯”。据说烧灯可以保佑丰收。夜半,土家族的男女老少围着几堆篝火,按着锣鼓的节奏,跳起古老的摆手舞。

吃汤圆的风俗源于宋代,最早大约出于《岁时杂记》的记载:“煮糯为丸,糖为馅,谓之圆子。”荆楚地区称圆子为“汤圆”,其做法多种多样,有甜有咸,有荤有素,有酸有辣,有实心有带馅。汤圆的外形“团团圆圆”,象征人间团圆、和睦、幸福。有的地方认为汤圆是供奉狐妖的。如湖北清代《长阳县志》记载:“毛狗,即狐也。俗谓狐之为妖,率于十五拜月,新年十五尤甚,故驱之。是日,以米粉包糖、肉、豆沙不等,因相馈遗,谓之‘元宵团’,俗称‘毛狗团’,言以是供狐,一云赶毛狗之行粮也。”有的地方在元宵节将汤圆做成鹅卵大,孕妇用于占卜。如湖北清代《孝感县志》说:“又以糯粉作鹅卵状,即曰‘鹅卵’,养鹅家作之。孕妇烧之,以占男女:卵裂兆女,卵起疣兆男。”由占生男生女又演化出占每月雨水旱涝,汤圆做成饽饽那么大。湖南清代《宁乡县志》记载:“至是屑粉团饽饽十二,值闰加一,皆凹其顶,按月数蒸熟,取次看凹中水有无多,占各月雨泽。”清代湖南常德在元宵节亦有此占俗。时至今日,在荆楚地区的多数地方,元宵节的避邪、占卜活动已没有了。对每家每户来说,只剩下吃汤圆这个主要的过节象征,不过这正好说明了吃汤圆在元宵节中的重要性、持久性、群众性。

清代以来,尤其近现代,荆楚地区元宵节迎紫姑的习俗在汉族大多数地区已衰微。但是在汉族的偏僻山区中,特别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习俗不但流行,而且还演化出了一些新的内容。如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迎紫姑神”及其歌谣,鄂南山区汉族的“请瓢神”、“拜筲箕神”及其歌谣,湘西山区汉族“茅厕姑娘”的传说故事,湘西侗族的“唱七姐”及其歌谣,湘西土家族的“请七姑娘”及其传说,湘西苗族支系瓦乡人的“化七姑娘”及其歌谣,等等。[1]迎紫姑活动从南朝沿袭至今,流行于荆楚之地,乃是楚文化——巫风孕育的产物。

    注解:

    [1] 巫瑞书:《南方民俗与楚文化》第78页、第350页,岳麓书社,1997年。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