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生活与风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不仅是荆楚地区的重要节日,也是全中国的重要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端”即开端、初始之意,“端午节”就是初五这一天的节日。端午节的起源在民间有多种传说,学者也有不同考证,但比较权威的、最有影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屈原热爱楚国,但楚王宠

信奸佞,反将其削职逐放。楚国战败之后,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渔夫们驾驶轻舟争先恐后地前来抢救和打捞,于是有后来赛龙舟的习俗;渔夫们又往江中丢粽子和鸭蛋给鱼吃,免食屈原的身体,于是有后来吃粽子、鸭蛋的习俗。宋公文、张君二先生考证了端午节的起源:“中原民族夏雩和夏至日的祈雨、求年、拜龙、舞龙、迎神等活动,与南方水居民族的五月龙舟之俗,在目的、内涵、程式、功能及深层结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两者间很易于发生交融与耦合,并形成统一的端午龙舟竞渡节日风俗。上古南北两大文化区节庆活动的交融、整合,是在楚文化的中介、滋润作用下完成的。”[1]

汉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梁《续齐谐记》说,东汉长沙人欧回有一天见一士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他说每年丢入江中的食品为龙所窃食,今后要以楝树叶包粽子并以彩丝缠裹,因为龙惧怕楝叶和彩丝。从此彩丝缠裹的楝叶粽成为端午节的主要食品和祭品。南朝时代已有端午竞渡活动。《续齐谐记》和《荆楚岁时记》均有记载,尤其后者为详:“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为水军,一自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竞渡习俗经唐宋而至明清,规模愈来愈盛大。汨罗江畔在每年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第一是朝庙,五月初一到屈子庙祭祀。第二是操练,提高划船速度。第三是竞渡,两岸观者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第四是“做故事”,是一种文艺演出形式。

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避邪驱瘟,除虫灭害。五月气候多雨,湿热多病,瘟疫流行。所以从战国到两汉,国人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月五日是恶日,这一天要避邪去毒。《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是日竞采杂药。《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从古到今,端午节都有许多避邪的活动,主要的是:

1.挂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说:“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为什么这样呢?道教解释说,菖蒲是张天师的斩妖之剑,艾条是他驱妖的钢叉。据现代科学研究,艾和菖蒲都含挥发性芳香油,都有驱虫灭菌防病的作用。

2.贴张天师、钟馗像

此俗兴起宋朝,明清更盛。张天师杀鬼镇恶,钟馗更是避邪门神,它们被借来对付恶月的瘟疫障气,民众大概是相信的。还有在门户上贴符的,有天师符、五雷符、五毒符、五瑞符、纸符等。湖北的秭归、兴山、神农架一带至今还有端午节贴符的习俗,两条红纸十字交叉贴在墙上,上写咒语:“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天堂,虫蛇入地府。”

3.挂香袋、戴虎帽

姑娘们用绸缎绣成香袋,内装香花香料,精巧异常,悬于胸前,挂在床上,浓香满屋,驱邪避恶。袋形如荷花,或如菱角,内有装樟脑丸、大蒜的。儿童在端午节要戴虎头帽,穿虎头鞋,以虎威镇邪。还用五色丝线打上七个结,系在小儿手腕,称“长命线”。

4.喝雄黄酒。

《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功效。”古人根据这一认识,每逢端午节都要喝几杯雄黄酒,在屋子内外洒雄黄水,在孩子耳朵和额头上涂抹雄黄,这些都是为了防病去瘟。《白蛇传》中白娘子在端午节因喝雄黄酒而现了蛇形,反映了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也反映了雄黄酒可以制鬼镇妖的传统看法。

湖北湖南两省在端午节避邪之俗极盛,几乎每县县志都有记载。如民国《英山县志》记:“五月五日为端午节。饮菖蒲、朱砂、雄黄酒、啖角黍。门悬蒲艾,或制色囊、猴等物与小儿佩之。日午,采百草以备药物。”又如清代《长沙县志》记:“五月端午,户悬葛藤、蒲艾,和雄黄酒饮之,且以涂小儿,或佩符蒜避毒。”

荆楚地区普遍的节日还有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九月九日重阳节、大年三十除夕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注解:

    [1] 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第27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