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初民、民族、移民与
荆楚文化
 
  教育与楚才  
  语言文字  
  文学大观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科学技术  
  史地学术  
  巫术与宗教  
  生活与风俗  
  哲学思想  
  传统文化的转型  
 
 
  首页>>荆楚文化>>哲学思想
长沙国所传习的哲学思想



    汉初,荆楚哲学思想数长沙国(详见第二章第一节)最为活跃,最有代表性。长沙国哲学思想的活跃我们可从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子的墓)出土的帛书和湘西沅陵虎溪山1号汉墓(长沙王吴臣之子吴阳墓)出土的帛书简文中窥其一斑。长沙国所传习的哲学思想主要为道家、儒家,以及阴阳五行思想。

属于道家类的著作有:《老子》甲乙本(这两种写本和今本内容基本一致),以及道家黄老学派的《黄帝四经》,还有早期黄老刑名之学的论著《伊尹·九主》。后两种为古佚书。伊尹是商王成汤的贤相,作《九主》,言古今成败兴亡的九类君主,批评“自为其邦者,主劳臣佚”的“劳君”,推崇“法君”,主张“法君执符(法度)以听”,“以无职听有职”的君人南面之术。但是,黄老刑名之学的理论基础是道,而伊尹学派则以天命观为理论依据,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故可称《九主》为早期黄老刑名之学的学说。[1] 《黄帝四经》包括经法(分道法、国次、君正、六分、四度、论、亡论、论约、名理等9章)、十四经(旧称十六经,分立命、观、五政、果童、正乱、姓争、雌雄节、兵容、成法、三禁、本伐、前道、行守、顺道等14章)、称、道原等四篇。其要旨在本章第一节已论及,此处从略。

属于儒家类的有:《周易六十四卦》、《易传》(6种)、《五行》(道德五行)、《德圣》等。《周易六十四卦》虽卦序与今本不同,但其卦辞和爻辞却与今本基本相同。在《易传》6种,包括《系辞》、《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等篇。将帛书系辞与今本《系辞》对照,今本《系辞》的上部分的“大衍之术”一节不见于帛书《系辞》,今本下部分有831字不见于帛书《系辞》而散见于《易之义》和《要》外,其余部分基本相同。《易传》的另外5种属于佚籍,思想内容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其与北方通行本有异,可能是“楚地传本”。[2]道德《五行》、《德圣》也属佚籍,道德《五行》属子思作品,早在战国年间已为楚人所传习,故郭店楚简存此佚篇(详见第一节)。

在马王堆帛书中,明显具有阴阳五行思想的有属于兵阴阳类的佚籍《刑德》(甲乙丙本)和《阴阳五行》(甲乙本);在湘西沅陵虎溪山1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也有《刑德》一种。[3]

凡此表明,汉初道家的老学、黄学、儒家思孟之学及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在长沙国相当流行。

    注解:

    [1] 魏启鹏:《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篇——读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1993年。

    [2] 张岱年:《初观帛书〈系辞〉》,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1993年。

    [3] 郭伟民、张春龙:《虎溪山1号汉墓后期发掘整理又获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年10月17日。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