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经济与哲学
以“理”为核心的自然观、认识论与人性论


朱熹把“理”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1]他毫不含糊地认定精神性的“

理”先于客观世界而存在,而且物质性的天地、人、物都是由理产生出来的。因此,社会的统治秩序、人群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当然是这个“理”的体现。他说“理”的具体条目“不出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2],这就赋予封建伦理道德以永恒、绝对的性质。

朱熹说“理”的时候,还与周敦颐的“太极”联系起来,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周子所谓太极,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底表德”。[3]这样,太极、理、道德三者合一,各从一个角度表述,都具有本原性质,根本上强调了封建统治与道德的终极权威意义。程颢、程颐只讲“理”,周敦颐只讲“太极”,朱熹则兼容互通,并充实以道德,继承中有发展。

对“理”与“气”的关系,朱熹强调理在气先,并认为理与气也是紧连着的,“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气则为金木水火,理则为仁义礼智”。[4]有先后又不可分,使“理”有无限的普遍性、原始性。

他讲“格物致知”,具有世界是可知的思想。但是他始终没有脱离社会伦理,他说穷事物之理的目的仍然是明天理,所谓“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5]贱视器用学问,只谈道德性命,这是理学的特征,也是它对社会的一个恶劣毒害。朱熹毕生关注的是“父子君臣夫妇朋友,合是如何区处”,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他关于人性的论述也是贯彻这个主旨的。

朱熹认为人皆有“天地之性”,其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之类。同时,人人都有“气质之性”,有善恶之分,所以都要接受教育,去掉“人欲”。他在《孟子集注·告子》中说:“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把人性和天理联在一起,使它具有本原性。其次,他沿用张载“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概念,分别界定其内容:“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6]这就使人性有了纯粹的天地之性和杂染丑恶的气质之性的区分。不过,他不认为气质之性是“小人”专有,“天之生此人,无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理,亦何尝有不善”[7],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只是由于气质禀赋不齐全,因此不是人人都知道所具有的全部至善的本性,便有了善恶之分。故而需要教育,由能够尽其性的君师教给你仁、义、礼、智,你尽力去做,去恶从善,以复其性。朱熹说,这个教化过程,也叫做以“道心”统帅“人心”,以“天理”制胜“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8]

朱熹的人性论总是和社会政治联系着。他“革尽人欲”的主张,是发端于明天理,发端于践行仁义礼智的目标。这是思想的也是政治的主张,它的直接对象是告诫士人重视“修身”,要成为孝子忠臣,言行符合仁义规范,要革除贪欲,使封建统治维持在适度范围,在良性状态中运转。同时,这个主张也包含着遏制劳动大众的反抗意识,使他们安于被统治、被剥削地位。

朱熹反复强调读书人必须以圣贤之理指导日常言行,要实行“道理”。实际上许多人读六经只为科举,不去“修身”,所以他不厌其烦地教训门弟子抓紧躬行实践。他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读书须要有志。志不立,便衰。而今只是分别人欲与天理,此长,彼必短;此短,彼必长。”[9]又说:“未知学问,此心浑为人欲;既知学问,则天理自然发现,而人欲渐渐消去者,固是好矣。然克得一层,又有一层。大者固不可有,而纤微尤要密察。”[10]

如何区分天理与人欲?朱熹认为二者有联系,要随时谨慎地区别。他说:“天理本多,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人生都是天理,人欲却是后来没巴鼻生底。”[11]“没巴鼻生底”,是南宋时代朱熹师生们的口头俗语,意思可能是无把柄生出来的。

有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答:“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人欲也。”[12]

他也以是与非、公与私作为划分天理人欲的界限。他说:“凡一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乃人欲之私。”[13]又说:“义理,身心所自有……能不丧其所有,可以为圣为贤,利害甚明。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学者工夫只求一个是。天下之理,不过是与非两端而已。从其是则为善,循其非则为恶。事亲须是孝,不然则非事亲之道;事君须是忠,不然则非事君之道。凡事皆用审个是非,择其是而行之。圣人教人,谆谆不已,只是发明此理。”[14]朱熹这许多论点,表明所谓“去人欲”指的是消除违背“义理”的行为,不是指一般的物质生活问题,他所论说的天理、是、公善,都是以仁义道德为衡量标准的。

朱熹对弟子说的这些教条,不是脱离实际放空炮,是有所感而发的。他提醒“学者讲明义理之外,亦须理会时政”,“世间识义理之人多,则何患政治之不举耶”。事实是识义理的人少,他对学生们说:“事理只有一个是非。今朝廷之上不敢辨别是非,如宰相固不欲逆上意,上亦不欲忤宰相意。今聚天下之不敢言非者在朝廷,又择其不敢言之甚者为台谏。习以成风,如何做得事。”[15]谈到赋重民困,朱熹说:“这须是上之人一切扫除妄费”,临安不知有多少“名园丽圃,其费几何,日费几何。下面头会箕敛以供上之求。又有上不在天子,下不在民,只在中间白干消没者何限”[16]!谈到违法乱纪,朱熹说:“今非独下之人不畏法,把法做文具事。上自朝廷,也只把做文具行了……事事都如此无纪纲,人人玩弛,可虑,可虑。”[17]

朱熹自己的言行,依他自己所说是白天读书领会道理,夜里静坐思量,然后依此去做。他在南康军主持救灾赈济饥民,认为“旱灾如此,良由赋敛苛急,民气不和所致”。当时他上疏孝宗皇帝,说国之大本以恤民为本,而要做到恤民,必先“人君正其心术”,然而君心不能自正,必须接受师傅之臣对他进行的先王礼义教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18]涉及吏治问题,朱熹总是激愤地表态,例如说白鹿洞书院的久废不修,“长民之吏,不得不任其责”[19]。他热烈赞同陆九渊关于义利之辨的讲演,号召弟子“毋忘陆先生之训”;对腐败之弊进行抨击:“今士大夫或徒步至三公,然一日得志,则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所以自乐其身者,惟恐日之不足,虽廪有余粟,府有余钱,能毋为州里灾害则足矣,固未暇以及人也。”[20]朱熹表扬玉山刘允迪出私财办学校,正是看重他重民事、尚义理、去私心的德行。他对仕宦的总看法是:“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21]

朱熹革人欲的思想,与正心术、明义理连接成体系,企求端正士风,消除统治弊病,其教化意义应是肯定的。

 

注解:

[1]《朱子语类》卷1

[2]《朱子大全》卷49,《答王子合》。

[3]《朱子语类》卷94

[4]《朱子性理语类》卷1,《理气上》。

[5]《朱子大全》卷39,《答陈齐仲》。

[6]《朱子大全》卷56,《答郑子上》。

[7]《晦庵集》卷74,《玉山讲义》。

[8]《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9]《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10]《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11]《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12]《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13]《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14]《朱子性理语类》卷13,《力行》。

[15]《朱子诸子语类》卷19,《论民》。

[16]《朱子诸子语类》卷19,《论民》。

[17]《朱子诸子语类》卷14,《漳州》。

[18]《晦庵集》卷11,《庚子应诏封事》(淳熙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19]《晦庵集》卷20,《申修白鹿洞书院状》。

[20]《晦庵集》卷80,《玉山刘氏义学记》。

[21]《朱子诸子语类》卷20,《论官》。

 

网页编辑  陈海霞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