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经济与哲学
陆氏家学的开启与昌盛


抚州金溪县陆氏,是南宋前期著名的“义门”家族,更是影响江西、江东士人思想的学术家族。他们的门人弟子众多,传承了几代人,《宋元学案》中除《象山学案》之外,还有《梭山复斋学案》、《慈湖学案》、《絜斋学案》、《广平定川学案》、《槐堂诸儒学案》等,都是陆学系统的群体

,其昌盛之势,由此可见。

陆氏兄弟六人,长九思、次九叙、次九皋、次九韶、次九龄、次九渊,以学术著名的是后面的三个:九韶讲学于梭山,称梭先生;九龄称复斋先生;九渊称象先生。全祖望编撰《梭山复斋学案》时指出:“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梭山治学朴实,切近人生日用;复斋则偏重义理,喜欢讨论辨析。他俩与象山比较,“和而不同”,基本观点一致,但又有差异。

陆九韶,字子美,隐居不仕,悉心教授子弟。他曾和朱熹辩论,说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与《通书》有矛盾,怀疑《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的。《通书》只讲“太极”,不说“无极”。假设《太极图说》是他写的,或其年轻时所作,则作《通书》时不言“无极”,是已经知道旧说不对了。朱熹不以为然,九韶“以其求胜不求益,不复致辩”。然而这个论题,正是陆九渊和朱熹争论的主要内容。

九韶更为关注“齐家”,把儒学的说教落实在家庭这个基点上。他写有《居家正本》、《居家制用》两篇文章,阐明治家的大本和日用原则。他认为本就是仁义,“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弟忠信,所读须六经、论孟,明父子、君臣、夫妇、昆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次读史,知历代兴衰、治平措置之方”;如果忘记“仁义之道”,日夜想的、早晚做的、相聚而讲究的只是名利,就会导致“父子相夷、兄弟叛散”的结局。他主张居家过日子必须节俭,量入为出,留有余地;财力丰余,要周给贫弱,否则“失人情,则人不佑”,终将破家;若财力不足以助人,则帮助劳作,如遇丧葬事,为之服劳尽力。九韶的治家原则,落实到他们自己家族,便是陆氏“义门”家法,再加上九韶所作训诫韵语。仁义之道与谋利之行,在陆氏家族内部都受到重视,二者并行不悖。

陆九龄,字子寿,乾道五年(1169)进士。在家肆力于学,广览博咨,对二程的学说独委心探求。读经之外,与子弟习射校场,讲明屯御方略。中进士后,曾出任桂阳军、兴国军教授。治学重践履,勇于求道而力戒空谈。他批评学者“弃日用而论心,遗伦理而语道”,“终日谈虚空、语性命而不知践履之实”的不良学风,提倡“身体心验,使吾身心与圣贤之言相应”,“治人必先治己”。他认为,人生的种种迷乱,“大要皆是利欲”,必须修炼到“临利害得失无忧惧心,平时胸中泰然无计较心,则真知命矣”。显然,陆氏兄弟潜思而深究的是仁义道德,致力于日用践履,重视“自治”,能从践履操持立脚,和那些只会讲学而于践履操持不甚得力者比较,更胜一筹。

陆九龄弟子中著名的,有浙江定海人沈焕、鄞县人袁燮、奉化人舒璘、慈溪人杨简等,他们被称为“明州四先生”,陆学因他们而风靡于浙东地区。

 

注解:

①《宋元学案》卷57,《梭山复斋学案·梭山日记》。

②《宋元学案》卷57,《梭山复斋学案·复斋文集》。

 

网页编辑  陈海霞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