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生态环境  
  源头演变及成就  
  经学与哲学  
  史学与地理学  
  文学与音韵学  
  科技与医药  
  戏剧与艺术  
  宗教与堪舆术  
  方言  
  民情风俗  
  名胜与文物  
  研究回顾  
  土特名产  
 
 
  首页>>江西文化>>经济与哲学
“心即理”、尊德性与义利观


()宇宙间有实理

陆九渊讲“道”、讲“理”,认为这些皆出于客观自然。他在《与包详道》信中说:“宇宙间自有实理,所贵乎学者能明此理耳。”《与朱济道》信又说:“此理在宇宙间,未

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与黄康年》信又说:“此道充塞宇宙,天地顺此而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顺此而动,故刑罚清而民服。”1由此可见,他所说的“理”或“道”,是客观存在于宇宙间的规律,人必须遵循而行动。

关于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引述周敦颐《通书·理性命》所言“中焉止矣,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解释说“曰一,曰中,即太极也。……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圣人从而发明之耳。非以空言立论,使后人簸弄于颊舌纸笔之间也。其为万化根本,固自素定”。2很明显,他这是把太极、阴阳二气看做化生万物的根本。

()尊德性,求正心

基于上述认识,陆九渊强调人心觉悟。他说:“道在天下,加之不可,损之不可,取之不可,舍之不可,要人自理会。”在天地人三者之间,理会出仁义的道理:“道塞宇宙,非有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柔刚,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这表明,他是将仁义作为人类社会的“道”,看做是人的本心。因此,他对“心”有大量的论述,如:

“《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解者多指人心为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人若是任凭邪恶念头滋生便是危险,能克服邪念的便是圣贤,所以“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

“因论补试得失,先生云:今之人易为利害所动,只为利害之心重。”

“学者先须不可陷溺其心,又不当以学问夸人。”

“人要有大志。常人汩没于声色富贵间,良心善性都蒙蔽了。”

以上数条,都是陆九渊教导门弟子时所说的。他在《赠金溪砌街者》一文中,即以修路为例说:“为善、为公,心之正也;为恶、为私,心之邪也。为善、为公则有和协辑睦之风,是之谓福;为恶、为私则有乖争陵犯之风,是以谓祸。……(砌街者)此真为善、为公而出于其心之正者也。”3

他与知县李某的信中,则详尽地阐述了对心的理解。《与李宰二》说:“人非木石,安得无心。心于五官,最尊大。……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心当论邪正,不可无也。以为吾无心,此即邪说矣。……今天下士皆溺于科举之习,观其言往往称道诗、书、论、孟,综其实特借以为科举之文耳,谁实为真知其道者。”4可见,陆九渊反复坚持的观点是人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心即理就是要有为善、为公的正心,要有仁义心。他所说的“心”,是认识器官,是知觉能力,也是产生一切道德的根源。

所以,他强调“尊德性”,必须重践履,将“道问学”得来的圣贤道理落实在行动上,克服言行脱节的弊端,改变只为科举考试,换得一个进士出身而谈诗书的士风,抨击溺于声色货利、狃于谲诈奸宄、习于贪贿暴戾等恶劣行径。因此,他总是教导弟子门生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须自省察。”要为自己的品德修养而学,为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正道而学,不能是只说给别人听,甚至口说圣贤、行若狗彘的假学。

学的目的是明理而实行,故此他说“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要常践道,践道则精明”。把每个人的言行是否纯正摆在第一位,那么日常生活便是时刻在进行检验,“道理只是眼前道理,虽见到圣人田地,亦只是眼前道理”;“古人皆是明实理,做实事”。将每个人眼前的实事在时空两方面扩展开来,便是“道外无事,事外无道”,“道在宇宙间,何尝有病;但人自有病,千古圣贤,只去人病,如何增损得道”。

()自立、自重

由道德论到人性论,陆九渊认为性本善,强调充分发扬能动性,以主观努力使本有的善良品性见于行动。陆九渊对学生们说:“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履,德之本也……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则沛然无他适矣。”克服物害,改过迁善,全赖自己,“不可自暴、自弃、自屈”;“心官不可旷职”;“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做得人,方不枉”;“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深思痛省”。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就会自立自重,奋勇向上,不能软弱退缩,在艰难处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教导说,“要当轩昂奋发,莫恁他沉埋在卑陋凡下处”。他鼓励大家“人皆可为尧舜”;要随时警省自己,“人生天地间,如何不植立”5?陆九渊认为,学习圣贤之道,必达到不为异端邪说摇夺,不为富贵贫贱患难动心,在天下学术异同、人心趋向差别之中,能辨明是非,无疑惑,坚定自己既定的志向。如果读书只是理会文义,便是无志;做学问要论是非,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

()辨明义利

陆九渊非常明确地指出:“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正是唯理是求,他认为“《论语》中多有无头柄的说话”;《礼记·乐记》中“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谓人欲、天理,非是。人亦有善有恶,天亦有善有恶(日月蚀、恶星之类),岂可以善皆归之天,恶皆归之人。此说出于《乐记》,此说不是圣人之言。”对本朝——宋朝的政治大事,即王安石变法,他批评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者的言行,“祖宗之法不可变”?不对!“尧之法,舜尝变之;舜之法,禹尝变之。祖宗自有当变者。”“或言介甫不当言利,夫《周官》一书,理财居半,冢宰制国用,理财正辞,古人何尝不理会利。”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区分公私义利。

陆九渊应朱熹之请在白鹿洞书院讲演,他特意挑选《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为讲题。他指出,学者首先要辨明义利,这是立志的核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分界。接着剖析士大夫关注的科举大事,认为不能以场屋得失论人品,要紧的是志向,现在的士人陷入科考而不能自拔,终日读圣贤书而志向“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由博学而至笃行,都是专志于义,这个人出仕为官“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陆九渊的这些论述,切中士大夫隐微深痼之病,朱熹告诫友好与诸生“凡我同志于此反身而深察之,则庶乎其可,不迷于入德之方矣”。

有了为国为民谋利的大前提,陆九渊进一步提出“民为邦本”的主张,认为这才是“大义正理”6。这个思想孟子早已阐述了,但是真能做到的绝少:“今时郡县,能以民为心者绝少。民之穷困日甚一日,抚字之道,弃而不讲,掊敛之策,日以益滋。甚哉!其不仁也。民为邦本,诚有忧国之心,肯日蹙其本而不之恤哉?7

还有“损上益下”的主张。他说:“张官置吏,所以为民,而今官吏日增术以朘削之,如恐不及。蹶邦本,病国脉,无复为君爱民之意,良可叹也!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损下益上谓之损,损上益下谓之益,理之不易者也。”8这里所谓“损上”,不过是限制赋税额,不宜过度剥削,然而将这看做不易之理,却是有进步意义的。

与“损上益下”相配套的另一个原则,是“取予两得”。这也是陆九渊划出的“损”界。他从《易》之理财,《周官》之制国用,《孟子》之正经界,以及唐朝刘晏筹措经费的历史中,归纳出“取予两得”的财政措施:“取而伤民,非知取者也;予而伤国,非知予者也。操开阖敛散之权,总多寡盈缩之数,振弊举废,挹盈注虚,索之于人之所不见,图之于人之所不虑,取焉而不伤民,予焉而不伤国。”9陆九渊在荆门军的财经政策,可以看做这条原则的体现。如撤除关卡,放开通商,除去了大害,又得到“商税增倍,酒税亦如之”的效益。将“仁义”和理财统一起来,他认为,这是“以道制欲”,是君子所当行。他说过:“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行仁政者所以养民,君不行仁政,而反为之聚敛以富之,是助君虐民也,宜为君子之所弃绝。”10他本人正是这样做的。

陆九渊的思想学术,发源于他对南宋社会现实的认识,和他学习诗书孔孟的心得,他的思想没有脱离他所处的生活实际,他的讲学与任官没有背离他的思想理论。他强调以古先圣贤的道义作为人生志向、行为规范,面对当时吏治腐败、士风卑下的弊病,他特别重视道德修养,重视自立、做人,大讲君子喻于义。他断言:一个人只知道“孰利于吾身,孰利于吾家,自声色货利至于名位禄秩,苟有可致者,莫不营营而图之,汲汲而取之,夫如是求其喻于义得乎?11我们把握了陆九渊的这些方面之后,再来听他的宣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将可能获得新的领会。

 

注解:

1]此处3封书信,依次见《象山全集》卷141110

2]《象山全集》卷2,《与朱元晦》。

3]《象山全集》卷20

4]《象山全集》卷11

5]《象山全集》卷35。“植立”即自立、自重、自尊,不能误解为由爬行进化为直立行走的直立,更不能说成是:“这种‘直立’说比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早7个世纪。说明陆九渊是主张人是直立后由一种生物进化而来的。”

6]《象山全集》卷5,《与徐子谊二》。

7]《象山全集》卷7,《与陈倅》。

8]《象山全集》卷5,《与赵子直》。

9]《象山全集》卷30,《刘晏知取予论》。

10]《象山全集》卷22,《杂说》。

11]《象山全集》卷32,《君子喻于义》。

 

网页编辑  陈海霞

内容把关  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