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原地区进入青铜文明时,塞北地区也进入青铜文明。在塞北东南部赤峰地区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两种青铜文化,在塞北中南部考古工作者于70年代先后发掘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准格尔旗大口遗址和伊金霍洛旗的朱开沟遗址,发现了相当于中原地区夏代或商代早期的大口二期文化和朱开沟文
化。尤其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同中原早期青铜文化相比,不仅不落后,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比较先进。如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是以若干聚落群组成统一的聚落群群体,群体内有“中心”与“外围”的区分,外围的聚落群逐层次地向中心聚落凝聚,特点是出现大小不一的古城,城分石砌和夯土两种,这些城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统一筹划的整体结构,即聚落群群体。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们居住的房子不仅用土坯造墙,而且在土坯墙外还建有石墙,是二层夹墙。大小城郭的兴建以及居住房子二层夹墙,说明这时期军事活动频繁,反映了当时游牧与农耕两种经济矛盾斗争的激烈。城堡的形成是进入文明时期的产物,分布在赤峰地区阴河、半支箭河等河流的山前台地上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聚落群群体,大大小小的城,已脱离了“国家的雏形”,反映了方国的兴起。再如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在墓葬中虽然以陶礼器随葬,但陶器上却是成熟的饕餮纹装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绝对年代,经碳十四测定时限为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与中原地区夏代及商代早期年代相当。夏家店下层文化并不是封闭的文化,它既保持自身具有的特点,又与同时代其他青铜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经过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使得夏家店下层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夏家店下层文化具备的文明时代特征已经相当成熟,这无疑说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区已跨进文明时代的门槛,文化发展水平与中原夏文化相比并不逊色。内蒙古中南部考古工作起步较晚,而大口遗址与朱开沟遗址的发掘,证实了内蒙古中南部也有早期青铜文化的存在,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这些发现再次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注视。
当中原商代盘庚迁殷后,商代晚期以及西周早期,中原的青铜文化高度发展,这时在塞北内蒙古的东南部,夏家店上层文化代替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的陶器很有特点,皆为夹砂陶,陶色呈暗红色或褐色,器形种类不多,而且全部是手制,与同期中原地区的陶器相比明显落后,与同一地区早于它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陶器相比也显得逊色,可是在青铜器方面,特别是相当于中原西周以后,夏家店上层文化将它的文化分布地区的青铜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有中原西周文化的青铜礼器,而且还有富有独特的自身风格的仿陶铜容器以及独特的曲刃青铜短剑,出土种类和数量都很多。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年代,大体从商周之际到战国早期。从夏家店上层文化出土文物来看,明显地反映出这时的畜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越晚畜牧业所占比重越日趋增大,不像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而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这对探讨草原游牧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是很好的资料。从出土文物明显地看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先民与中原地区的先民和比它早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不一样,是北方草原早期的游牧民族。对夏家店上层文化的族属问题,学术界争议较多,至今尚未得出结论,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夏家店上层文化的族属是山戎、东胡等。
夏家店上层文化将草原青铜文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北方青铜器以游牧经济为特点的青铜短剑、铜刀以及动物纹牌饰等得到高度的发展,并不断地向四周传播。在塞北的中南部,也出现大批反映游牧经济特点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这些中国北方青铜器,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对中国北方青铜器的产生、发展等问题学术界早就有争论,有的外国学者提出“北来说”、“西来说”,这些说法都是极其错误的。塞北地区的考古资料有力地证实了内蒙古赤峰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都是中国北方青铜器出现较早的地区,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中心地区。中国北方青铜器虽然分布很广泛,传播很广,但它是在中国北方独立产生和发展的,中国北方青铜器的中心区和发源地就在中国。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