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绪论  
  史前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物质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精神文化
 
  长城及其文化  
  蒙元时期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首页>>塞北文化>>长城及其文化
赵长城



    赵国也是战国七雄之一。相传它的远祖造父曾驾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带着周穆王到西方拜访西王母,后来周穆王将赵城(原山西赵城县,50年代并入洪洞县)赐给他,遂为赵国始祖。其后裔赵衰曾随晋公子重耳(即位后称晋文公)出亡19年,后帮助重耳复国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赵衰子盾、孙朔,均掌握晋国朝政,

后因被屠岸贾陷害,遭灭族之祸,幸有程婴、公孙杵臼等救出赵氏孤儿赵武,赵武长大报仇,复秉晋国朝政。此后“三家分晋”,赵建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东南),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其国土在今山西中部、河北西南部,横跨太行山,依山带河,是三晋中的强国。但赵国国都邯郸,南有齐、魏,北有中山与燕国,是个“四战之地”,所以在赵肃侯(公元前349—326年在位)时,便在邯郸之南修筑了长城,史称“赵南长城”。

赵南长城,主要是用以防御魏国的,同时因为秦国日益强大,恐被其进攻,故也有防秦的作用。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距邯郸仅数百里,魏在漳水南岸的重镇邺城距邯郸更不足百里。且魏文侯时国力强盛,又用西门豹治邺,革除弊政,养兵积谷,邺城迅速成为魏国坚强的前哨阵地,随时准备攻打赵国。后来魏惠王果然夺取了赵都邯郸,占领三年后才归还。赵肃侯即位后励精图治,几次反攻魏国。公元前333年,赵肃侯攻魏黄城兵败,魏国乘胜追击,赵肃侯急忙在邯郸南部,利用漳河、釜河之天险,修筑了长城。这段长城起自今河北武安市西南,沿古漳水向东南,至今磁县西南古漳水与釜水的交汇处折而向东北,到达今肥乡县南,全长约400里,在今河北临漳、磁县一带尚有遗迹可寻[1]。这条长城因它位于漳河、釜河之间,也被人称为“漳釜长城”。在修建过程中,可能利用了漳、釜二河的河堤[2]

赵肃侯为了防御燕国和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南下,又在今河北北部飞狐口、山西雁门关一带修筑了长城。

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即位。他是一位敢于革新和极力推进民族文化交流的国君。为了与强大的齐、秦两国抗衡,并抵御中山国及三胡(即东胡、楼烦和林胡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运用灵活的外交策略,使赵国免受攻击,进而利用各国矛盾,从中获利;先后多次出兵进攻中山国,并于公元前306年与燕国共灭中山而分其地;积极备战,进军三胡,不断扩大疆土,先后夺取了北至燕代(今晋、冀两省北部),西至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北)、九原(今包头市西)的大片土地。但是,使赵武灵王名垂青史的最大功绩还是“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之前,中原各国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战车和步兵混合编队,马只用于拉车。所以各国往往以战车的多少而称为“千乘之国”或“万乘之国”。作战时,双方战车列成战阵,然后擂鼓冲锋,官兵都穿着宽袖长袍,站在车厢两边用戈、矛向外刺杀,一般每辆战车可载十余名士兵。战车如能冲破敌阵,后续的步兵便蜂涌而上,杀入敌阵,夺取胜利。大的战役,双方可能集中数百或数千辆战车作战。但由于战车的机动性能较差,只适于平原地区作战,遇到河津、陡坡,便无能为力,所以只要善于利用自然地形,便可抵御敌人的战车,因此修筑长城在当时还没有显示出更大的战略意义。然而,随着骑兵战术的兴起,长城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所以战国时期各国都普遍兴起了修筑长城的浪潮。

我国骑兵战术最早是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兴起的。骑兵作战,远比车战灵活机动,适合于多种地形和各种战争场合,在现代火器没有广泛应用于战争之前,骑兵确实是最有威力的兵种。为了阻滞骑兵突击,长城便显出了更大的作用。

赵、秦、燕等国与北方精于骑射的游牧民族相邻,不但普遍修筑了长城,而且逐步开始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骑战之术。要想学习骑战,首先要改变服饰,传统的宽衣博带不能适应骑马作战的要求;而北方草原牧民所穿的“胡服”,上衣下裳(读常,不读商),区分明显,上衣短者在膝上,长者过膝不多,且腰间束带,露出裤脚,足穿皮靴,不但便于骑马,而且能够显示出人体美,中国古代对人体线条美的欣赏,就是源出于北方游牧民族。

赵武灵王在与北方游牧民族骑射部队的交往和作战中,深感骑兵的优越性,而他在传统的车战中又屡败于秦、魏,如公元前318—316年就曾被秦战败,损兵8万,失城3座,在激烈的吞并与反吞并的斗争中,越武灵王发愤图强,决心改革军队。为了便于骑射,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7年初议改穿胡服。当时贵族中传统势力相当顽固,不赞同改革。他们认为胡服是奇装异服,不合先王礼制。赵武灵王多次劝说:“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古之循?……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赞同的意思)也。”[3]他还指出,如能胡服骑射,可以东备燕而西抗秦,正符合先王遗愿。他带头穿胡服上朝,并命王子胡服习骑射,后来又训练出中原第一支骑兵部队。从此赵国形成了胡服衣冠、学习骑射的风气。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服饰改革,更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次革命。从此以后,敏捷的骑兵逐渐取代了笨重的战车;而骑兵的建立,也对官兵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体质要更健壮,手脚要更灵活,才能适应马背上的颠簸和战斗;不但要学会阵地战,还要学会运动战、单兵作战、夜间作战;作战武器中,不但要会用戈、矛,更要掌握马上射箭这种远射程武器,使战斗力获得更大的发挥。骑兵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面貌,同时,骑兵的勃兴也进一步刺激了长城的修筑。

赵武灵王训练了战斗力很强的骑兵,首先便向中山和林胡试战。中山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春秋时鲜虞(古白狄族的一支)所建。位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北,战国初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后迁都于灵寿(今平山县东北)。国土虽不大,四邻又都是燕、齐、晋、赵等强大国家,但它却善于在夹缝中求生存,加以民风强悍,军队勇敢,竟然多次大败晋、赵等强国,并成为赵国的心腹之患。中山国为了防御强邻,曾较早地修筑了长城,《史记·赵世家》。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有长城”。林胡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春秋时活动于晋国的北边(今山西省北部),西与楼烦为邻。他们居无常处,逐水草游牧,由于受赵、晋、燕的压迫,一再迁徙,战国时迁到赵国北部。赵肃侯曾“败林人于荏”,取“林胡之地”。林胡人常年生活在马上,骑射技术尤精,赵武灵王建立骑兵时曾招募林胡、楼烦等族的人参加。

赵武灵王率领自己的骑兵部队风驰电掣,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公元前307年攻中山国,北达无穷之门(今河北张家口市北),西至黄河。次年又攻中山至宁葭(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北),西掠林胡至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陈兵于今十二连城附近,迫使林胡王献马。此后又两次出击中山,夺取北至燕代(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一带)、西至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北)、九原(今包头市西)的大片土地,并将今呼和浩特市以东的土默川草原辟为军马场和骑兵基地。接着又在西河(今山西省北部)大败楼烦,收编了大批的胡人为骑兵。短短六七年间便拓展疆土远至阴山地区。

赵武灵王在经略北部边疆的同时,还积极防御秦国,准备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他曾以惊人的大无畏精神亲自深入虎穴,考察秦国的地形,甚至改扮成使者,混入秦宫觐见秦王,当面观察秦王的为人。秦王觉得他谈吐非凡,气宇轩昂,不似人臣气度,经查明情况后,赵武灵王已骑马飞驰出关,这也显示出骑兵行动迅速的优越性[4]

赵武灵王为了巩固新占领的西部、北部广大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把大批的官私奴隶迁到九原等地,在边境垦荒屯田,以解决军队的粮草,也开发了这一带的农业生产。二是在新占的领土上设置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平原一带)、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县一带)、代郡(今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并修筑了土默川平原上的第一座城市——云中城。云中城是云中郡治所,也是云中郡的心脏和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扼守黄河天险,并保护这里的军马场。此城遗址在今托克托县古城乡所在地。第三便是修筑了东起代郡,经雁门、云中,沿阴山至高阙(今内蒙古巴盟临河市西北石兰计山口)的赵北长城。其时间约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1年)。

《史记·匈奴列传》说:“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音傍,靠近之义)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赵武灵王所修的赵北长城,东部起点在代郡(今河北省西北部蔚县),西经山西省雁北地区进入内蒙古兴和县。赵北长城在内蒙古境内,依据阴山山势和走向,分为南北两列:南列从察右前旗,经卓资县北境、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西至乌拉特前旗黄河东岸;北列从今呼和浩特西北大青山北麓,至固阳县北境,经五原县,西至高阙(今临河市西北石兰计山口)。

当时,守卫这条长城的是赵国名将李牧,他作战勇敢,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并善于以逸待劳,以守为攻,诱敌深入,然后用奇阵破敌,曾依托长城歼灭匈奴十余万骑,因而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5]

赵武灵王虽然开拓疆土,修筑长城,功业赫赫,但后来,因国内诸子争位,互相残杀,他被公子成围困于“沙丘异宫”,饥饿而死,国势亦迅速衰落,终于在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尽管如此,赵武灵王的大胆革新、英明远见和发愤图强的精神仍然被后人称赞,清末维新派首要人物之一梁启超评价他是“黄帝之后第一伟人”。同时也说明,长城的修筑决非单纯消极的防御措施,奋发有为的国君完全可以利用它去积极进取。

赵北长城直到秦汉时期还在继续发挥作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就曾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基础。汉文帝时,派大将魏尚为云中郡太守,在大青山南麓设云中益寿塞(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南侵[6]。直到东汉以后,赵长城才逐渐废弃。

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曾亲自考查过赵北长城,他在《水经注》卷三《河水注》中生动地描绘了呼和浩特北大青山南麓的长城:“芒干水(今大黑河)又西南经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背山面泽,谓之白道城(今呼和浩特北坝口子村附近)。自城北出,有高阪,谓之白道岭……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7]他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赵北长城的西边终点“高阙”:“《史记》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音傍)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也。”“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阙戍。”[8]

直到现在,内蒙古地区仍有断断续续的赵长城遗迹,总计约900余里。从总体看,东段长城以石筑为主,西段土石相间,先用石块铺成墙基,上面再用黄土夯成[9]。墙基宽平均3至4米,最宽处有5米,偶尔也有7米厚的,而呼和浩特哈拉沁沟山上的石墙基宽度仅60厘米。长城沿线还筑有许多城堡障塞和烽燧,构成了纵深的防御体系。其中保存较好的地段有:察右前旗至集宁间的呼和乌素石筑长城;卓资县土城村北向西过旗下营段;呼和浩特大青山南麓直到土默特右旗水涧沟门;包头市北部后营子、兴胜、包头钢铁公司北、昆都仑河两岸,都有长城遗迹,其中大庙村遗迹保存较好。

沿长城一线,保存较好的烽台有呼和浩特东郊古楼板村方脑包烽台,高约4米,宽约8米,附近还发现有汉式绳纹陶片。在呼和浩特西部乌素图沟口不但保存有高出地面1~2米的长城遗迹,还在附近发现了战国遗址,散布着许多战国式盆、罐等陶器残片,当是守卫长城士卒所居之地。

包头市西的哈达门沟口古城障遗址,略作长方形,东西约150米,南北约250米,南北各设一门。在它不远处便是昆都仑沟,汉代名石门水,是固阳塞的要道,它与对面的青库图城障遗址恰好东西呼应,守卫着这个进出阴山的道口。

在卓资县境内的赵长城遗存较多。其走向是:长城分别由察右前旗、察右后旗分为南北两线进入卓资县东北的哈达图乡,会合于西营子附近,然后经马盖图乡、卓资县城关镇后,西折至福生庄、三道营乡,由旗下营进入呼和浩特市。长城基本修筑在山地上,哈达图、马盖图境内多丘陵山区,地势较缓,长城翻山越岭,依势而筑,时而在平地或半山坡,时而在山巅之上。到城关镇以西则筑在山势较陡的阴山南麓半坡上。长城所筑地带大多紧依河流或泉溪,选取的地形有利于军事防御。由于两千多年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现存遗迹分为数段。如南线哈达图乡至马盖图乡的一段,长约30余公里,大部为夯土筑成,现高仅0.5~1.5米,看似一条土垅,在断崖处测得夯层厚10~13厘米,基宽10米,夯层土质坚硬,土色白黄,内夹杂有大量碎石块,有的地段是土石混筑。三道营乡沿大平顶山南坡西行至旗下营的一段,全长约7.5公里,现存高度1~2米,宽10米,均为土筑。从沟谷断崖处观察,现存夯层25层,高达2.5米。土质坚硬,呈黄色,内含少量小石块。哈达图乡境内的北线长城全长约15公里,基本修筑在山顶上,凡是石头山地段便用石筑,山石上筑城用石相同;凡是土山则用土筑城。现存石墙残高0.6米,土墙残高0.5~1米。这都体现了当时修筑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

卓资县境内的赵长城,在地势平缓、无险可依的地段筑有不少城障和烽燧,其小者边长为20米左右;中者边长为40~60米;大者则在100米以上。一般与长城内侧城体相连在一起,间距在4~12公里之间,分为土筑、石筑两种。其中三道营乡东南,北距长城2公里处,发现一座古城障遗址,其西城为战国至西汉古城,东西宽480米,南北长690米,城墙残高6~8米,夯层土质坚硬。城内遗物有板瓦、筒瓦、云纹瓦当及陶瓮、罐、釜、盆、豆、钵等生活用具。当地农民还曾在城内挖出过100多个筑墙用的石夯锤。

赵长城由卓资山旗下营那只亥村进入呼和浩特郊区榆林乡北部,在山腰上向西延伸,经西铺窑子村北、古楼板村北、榆树沟村北、哈拉沁沟村北、坡根底村北。这段长城残高0.5~1米左右,由于山势南倾、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南北方向多条沟壑,随处可以看到长城的剖面。长城从坡根底村再向西,由于山势高陡,遂沿大青山脚西行,经红山口村南、坝口子村南,在乌素图水库折向南,经西乌素图村、霍寨村继续西行入土左旗。这段长城最高处可达2~3米。在土左旗境内,因山势高峻、峰峦起伏,形成天然屏障,故长城紧贴山脚,西行至陶思浩乡入土右旗。赵长城在呼和浩特地区总长约130公里。其构筑方法仍保持因地制宜特点,依山制险,就地取材,有石用石,有土用土。在山势平缓的东段,烽燧一般是每华里一座,在中段和西段,由于山势较高,烽燧加密,每隔200米或500米一座。烽燧多筑在城墙墙体上,城障多设在溪谷口处,如哈拉沁沟口、攸攸板霍家沟口、万家沟口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青山中还筑有多处峪口长城,在面铺窑子沟、奎素沟、小井沟、水磨沟都有。如小井沟峪口长城修筑于进沟五里的水磨村北侧,这里山高谷深,地势险要,恰为沟水急转弯处,两岸均为绝壁和陡坡。城墙在沟底筑为两道,均土石混筑,相距100多米。南垣一端伸上绝壁,另一端在陡坡下,基宽4米,残高2米,长约300余米,中间已被河水冲断。在河槽东侧,有一座2米高的土丘,可能是“溪谷水门”的遗迹。北垣两端均筑至峭壁,残损严重,基宽仅0.5~1.5米,残高0.5~1.5米,长不过百米。

另如蜈蚣坝长城,位于呼和浩特市至武川公路17公里处,随蜈蚣坝脊东西蜿蜒,长达10余公里。它南依山脊,北临深壑,形成险要关隘。夯土构筑,墙体残高1.5米,呈断续土垄状。

上述赵长城在秦、汉时继续修补使用,所以多处发现秦汉灰陶细绳纹陶片。

赵长城所经行的阴山山脉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北部的主要山脉之一,它西起狼山西端,东与大马群山相接,东西延伸约1 000余公里,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蒙古高原之南与黄土高原之北,其宽度在50~200公里之间,海拔高度在1 000~2 000米左右,主峰大青山海拔为2 338米。阴山山脉的特点是南北坡极不对称。南坡陡峭险峻,断崖峭壁,直抵黄河河套平原,与河套平原高差达1 000多米,而北坡则极为平缓地过渡到内蒙古高原,因而人称它为“一面山”,从而也成为中原与草原的一道天然屏障。阴山山脉大体上分为三段,西段为狼山及狼山以西;中段为乌拉山和大青山,是山脉的主体;东段为脉络不十分清晰的灰腾梁山。阴山山脉南北气温、降水量、植被等都有很大差异,因而自然形成农、牧区的分野,加上它拔地而起的山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便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激烈争夺的地区。自赵武灵王之后,历代长城也多沿阴山南北麓修筑。历代北方游牧民族都是企图先占据阴山南麓作为“跳板”,以开辟通往中原之路。同时,这里也成为南北文化交流和民族频繁交往的通道。《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载郎中(官号)侯应(人名)上元帝书云:“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音墨毒蝉余,匈奴族最高首领)依阻(盘据)其中,治作弓矢(制造弓箭),来出为寇,是其苑囿(南下的后方基地)也。”又载:“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在长城沿边互通关市贸易,并给予匈奴人以优惠待遇)。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隋书》卷八四《突厥传》亦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春,启民可汗上表谢炀帝曰:自将部众投归圣朝以来,“或南入长城,或住白道(今呼和浩特市西北),人民羊马,遍满山谷。”随后炀帝偕同皇后溯金河(今呼和浩特市南之黑河)至启民及其妻义成公主的庐帐慰问,并赐赠大批珍贵物品;启民可汗为炀帝“奉觞上寿”(敬酒祝福)。可见阴山和长城在汉唐以后,经常成为民族交往、市易和团结的友好地带。

    注解:

    [1] 张维华《中国长城建制考》第91-97页。

    [2]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也有人认为早在赵襄子(公元前475-前425年在位)时,赵已开始筑漳釜长城,见孙秀川《云中城与阴山长城始建考辨》,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3] 《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4] 《史记·赵世家》。

    [5] 《史记》卷八一附《李牧列传》。

    [6] 《史记》卷一二《冯唐列传》。

    [7]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第8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8]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第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9] 以下各段分别参见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载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及《乌盟卓资县战国长城调查》、《呼和浩特地区长城遗存》(载《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第2期)。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