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之后,东魏、北齐、北周、隋朝都曾修筑过长城。目的主要是防御突厥。
突厥起源于今新疆东北部,其后势力扩展至大漠南北及中央亚细亚一带。公元552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自称伊利可汗,在漠北建立了一个突厥汗国,势力强大,成为东魏、北齐、北周的劲敌。
东魏长城
公元534年,世居怀朔镇(今包头西)的鲜卑化汉人高欢控制了北魏的政权,逼孝武帝退位,另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孝武帝投奔长安(今陕西西安市)的宇文泰,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从洛阳东迁于邺(今河北磁县东南三台村)后,曾修筑长城,据《魏书》卷十二《孝静帝纪》载,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丞相高欢征调夫役五万,筑长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马陵(约在今山西静乐县),东至土墱(今山西崞县),四十日而罢”,长度只有75公里。这时东魏已近灭亡,自然无力大规模修筑长城了。
北齐长城
高欢死后,次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取代东魏,建立北齐政权。北齐不断向外扩张,曾大败北方库莫奚、契丹、山胡等族,并多次挥军南下,与陈朝对垒。为了防御北方突厥、契丹、柔然和西部的北周政权,曾多次大筑长城:[1]
天宝三年(公元552年),北齐自黄栌岭(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北至社平戍(今山西五寨县)修筑长城。
天宝六年(公元555年),下诏征发180万人修筑长城,自幽州夏口(今北京居庸关南口),西至恒州(今山西大同市东)450余公里。
天宝七年(公元556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筑长城东西共1
500余公里,每5公里设一戍,并在险要地方设置州、镇凡25处,均驻兵防守。北齐西河郡治在今山西汾阳县,“总秦戍”是鲜卑语军戍的名称,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
天宝八年(公元557年)初,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络拔(今山西朔县西)至坞纥戍(今山西灵丘县),长200余公里。
天统元年(公元565年)自库堆戍东拒于海1
000余公里间,凡有险要,堑山筑城,断谷起障。库堆戍地点无考,推测是把坞纥戍的重城向东延伸至居庸关,与外城相接。
河清二年(公元563年),为了防御北周,又修筑了南北走向的长城,命斛律光督步骑2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轵音只,今河南济源县),长100公里,即今尤关、广昌、阜平之间的长城。
北齐多次修筑长城,虽“公私劳弊,举国骚扰”,但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奴隶主势力的入侵,保护中原封建社会历史的继续前进,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是必要的。
北周长城
北周是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宇文泰建立的政权。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逃入关中后,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史称西魏。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废西魏皇帝自立,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北周武帝时国势日强,于公元577年灭北齐,完成了北方的统一。为了防御突厥、契丹的入侵,对西魏原北部长城加以修缮。后周静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又发山东诸州人民修筑长城,自雁门关至碣石,大体上是沿着北齐长城“创新改旧”[2],但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自立,长城工程遂停。
注解:
[1] 以下参阅《北史·齐本纪》、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第四篇(商务印书馆1928年)。
[2] 《北周书·静帝本纪》。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