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绪论  
  史前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物质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精神文化
 
  长城及其文化  
  蒙元时期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首页>>塞北文化>>长城及其文化
塞北长城的结构和著名关塞
(图)



    一  长城的结构及其功能

长城是由烽燧、墙体、关隘、城堡等,按特定方式相互联系,有机组合而成的巨大防御工程体系,其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维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力量。塞北长城作为整个长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整体,也自有其个体性。

(一

)烽燧——信息系统

历代修筑长成,目的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而信息的传递又是军事防御中的首要因素,所以在长城的结构中,如何更迅速地传递信息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际上,长城与烽燧是密不可分的,这表现在,早在长城出现之前,烽燧报警就已出现,在以后的不少朝代中,甚至不修长城也要修筑烽火台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严密的烽燧制度,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防御作用。

古代的信息传递,除了驿递,便是烽燧,而烽遂更具有迅速传递军事信息的特点和优点。利用烽火台发出的火光和烟雾以传递军情,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早在公元前8世纪,西周王朝就普遍设置烽燧,以至发生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到战国时期,烽燧设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与逐渐兴起的长城防御体系相结合,成为完整的烽燧制度。

“烽燧”二字,意义相近。《汉书》卷四八《贾谊传》颜师古注曰:“昼则燔燧,夜则举烽。”意思是白天放烟,晚上举火。其办法是:若白天报警,便在烽火台上把葭苇、畜粪等物点燃,使其产生浓密的烟雾升至天空,令其他烽火台望见,依次传递。传说狼的粪便点燃后,其烟雾是直线上升的,可以传得很远,故又将战争警报称为“狼烟”。唐代诗人薛逢《狼烟》诗:“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便形象描绘了狼烟报警的情景。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烟”,也是指狼烟。若夜晚报警,便利用烽火台上树立的桔槔(音洁高,形如提水用的杠杆,可以升降上下),在一端悬挂一个装燃料的笼子,称为“兜零”,将笼子里的燃料点燃,再使之升高,其他烽火台的驻守人员便能看清。利用兜零升降的次数,还可以表明敌方军队数量的多少。

汉代不但在长城上设置烽火台,而且还在长城周围的地方建立烽火亭,实际是长城的延伸。西汉武帝以后,仍“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引《告巴蜀檄》说:“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即使远至西域,稍有动静,京城也会很快得到消息。

燃放烽燧的高台叫做烽火台,又称烽燧、亭燧、烽、烟墩、狼烟台、墩台。它可以与长城连筑,也可以相对独立,筑在长城两侧、营路两旁,或远离长城向外伸延,或向内与王朝首都联系,或左右与相邻郡县、关隘联系,其布局约为“五里一台;十里一墩”。烽台大多建筑在地势高峻、便于瞭望的地方。有土筑、石砌、砖石混砌等建筑方法。台上有守望房屋和燃放烟火的设备,台下是戍卒居住的房屋和仓库、羊马圈等附属建筑。

历代烽燧的构筑方法与形状各不相同,大多因地而异,有圆形的,有方形的。根据考古发掘和敦煌、居延烽燧遗址中汉简的记载,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当时烽燧的情况。如内蒙古达茂联合旗西河苏木(乡)的汉代烽燧,建于长城内侧,夯土筑,圆形。武川县南境大青山主峰上的秦汉烽燧,筑于长城内侧山口险要处,土筑,尖圆形,遗迹高达8米。山西偏关老营镇南的北齐烽燧则建于长城外侧,方形、石砌。

一般每一烽燧中驻有戍卒十余人或五六人,如居延汉简第97·14号记载[1]

“甲渠武贤隧(燧):候史一人,隧长一人,卒四人,凡吏卒六人。”其武器装备有“六石具弩二,弩二,槀矢百,矢五百五十,服三。”

其防区范围是:“北到城北墜四里。”另外,第505·44号汉简记有当时烽燧的“守御器簿”,所载武器、放烽火器物和生活用品更为详细[2]:“守御器簿:长杆二,皮冒革萆各一,毋冒,羊头石五百,木面衣三,承垒三,枪四十,弩长臂三,破釜一,小苣三百,程苣九,狗笼二,狗二,户三百,□射□,户关二,户上下合各一,深目四,接楪四,储水婴二,布蓬三,木椎二,汲落二,石具一,布表一,户戊二,鼓一,籥一,药盛囊四”等等。不少器物虽疑不能明,但其丰富、实用还是可以想见的。当时对这些装备器物的管理相当严格,大约定期检查,有损坏丢失要追究燧长的责任,如居延汉简第214·45号记[3]:“第十八长单威;斤刃决,斧刃决,守何表二不鲜明,毋,转掳皆毋柅,狗少一,小积薪一上便倾……”故这位单威燧长可能受到了处分。

当时烽燧吏卒的战斗相当频繁,故纪律约束也很严。如居延汉简第57·29号记:[4]“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九月庚子,虏可九十骑入甲渠,止北,略得卒一人,盗取官三石弩一,槀矢十二,牛一,衣物,去城。司马宜昌将骑百八十二人从都尉追……”第278·6号简记[5]:“写移:疑虏有大众,不去,欲并入为寇。檄到循行部界中,严教吏卒惊(警)烽火,明天田,谨迹候望,禁止往来行者,定蓬火辈送便兵战斗具,毋为虏所萃椠。已先闻知,失亡重事,毋忽。如律令!”这首飞檄传达的命令,将烽堠戍卒备战御敌的紧张生活生动地记录下来。

当时烽燧报警的讯号也规定得很具体,如居延汉简第288·6号:[6]“塞外亭见匈奴人,举蓬(烽),燔积薪,五百人以上□举二蓬。”又如:“望见虏五百人以上,若攻亭障,燔一炷薪,举二烽,夜二炬火。二十人以上燔举,五百人同品。虏守亭障燔举,昼举亭上烽,夜举离合火,次亭燧和燔举如品。”

唐代虽不修长城,但极为重视烽燧,其制度也有了重大的改进和提高。唐朝人杜佑《通典》卷一五二《兵》五附《拒守法》详细记载了当时烽燧制度的情况:“烽台于高山四顾险绝处置之。无山亦于孤回平地置。下筑羊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为准。台高五丈,下阔二丈,上阔一丈。形圆,上建圆屋复之。屋径阔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为。上复,下栈。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并以石灰饰其表里。复置柴笼三所,流火绳三条。在台侧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开觑贼孔及安视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两张、抛石、垒木、停水瓮、干粮、麻蕴、火钻、火箭、蒿艾、狼粪、牛粪。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闻警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来,即烽子为贼所捉。一烽六人,五人为烽子,递如更刻,观视动静。一人烽率,知(掌管)文书、符牒、转牒。”

唐代官修,由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前集”所记唐代烽燧制度更为详细:

(1)有关烽火台的选址和地形:“唐法,凡边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三烽燧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2)烽火台的人员和分工:“凡置烽火,置帅一人,副(帅)一人。每烽置烽子九人,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副帅。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

(3)放烽火的设备:“置烽之法,每烽别有土筒四口,筒间火台四具,台上插撅(即短木桩),拟安火炬,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险地狭不及二十五步,但取应火分明,不限远近。其烟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间一丈二尺,而上侧渐锐渐狭。造筒先泥里、后泥表,使不漏烟。筒上着无底瓦盆盖之,勿令烟出。下有坞炉灶口,去地三尺,纵横各一尺五寸,着门关闭。每岁秋冬前其采茭蒿茎叶,叶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及置麻蕴、火钻、狼粪之属,所委积处以掘堑环之,防野烧延燎。近边者,亦量给弓弩。”

(4)放烽火的方法和烽驿的结合:“凡白日放烟,夜则放火,须先看筒里至突不错。然后相应时采火炬就坞炉灶口里,焚成烟。出外应灭讫,别提五尺火炬安著土台橛上。烟相应时,一炉筒烟一人开闭;二筒烟时,二人开闭;三筒烟时,三人开闭。若昼日阴晦雾起,望烟不见,原放之所则差脚力速告前烽,雾开之处依式放烟。若有一烽承两道以上烽者,用骑一人发驿,报烽来之处。若烽与驿相连者,即差驿马。”

(5)烽火报警的密号、传警等:“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番界事宜,又有烟尘,审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亦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县止。两炬以上者并至京。原放烟火处州、县、镇,即录状驰驿奏闻。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贼回者,放烽一炬报平安。凡放烽告贼者,三应三灭,报平安者两应两灭。”

唐代还发明了悬空阁楼式的烽火台,在高高的圆形土台上修筑房屋,房屋扩出三尺,形似今天的水塔,上下均靠绳梯攀登,是一种有效的防御创造。

明代,随着长城修筑工程的改进,烽燧制度亦有发展。除放火、点烟外,又增加了放炮,使报警系统由“光”、“烟”、“声”多种样式组成。烽火台上的炮称为烽炮,根据来敌多少,规定放炮几声,除视觉外,加以听觉,使信息传递更为快速、准确,更加具有警醒作用。另外,点火放烟时还加上硫磺、硝石等助燃物。同时对烽燧的管理也更加严格,奖惩更为分明。

3 000年来,烽燧制度是我国古代的“电报”、“雷达”和“军事情报网”,对信息传递起着重大作用。然而,由于烽火传递信号毕竟比较简单,所以一般要配合驿传,由通讯兵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报告详细情况,因而中国古代驿站制度与烽燧制度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信息传递的网络。

关于烽燧和驿站的密切关系,也可以在居延汉简中获得印证。汉简中多处记载各烽燧向过往的官吏、戍卒提供粮食、草料等物品的数量,如第560·24号简记[7]:“府从戍卒某等若干人,休某等”,“前过北,初食用茭百九十二束,夜用二百五十束”。可见,当时的烽燧也起着驿站的作用。

    注解:

    [1] 见谢桂华等《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164页,文物出版社,1987年。

    [2] 同上第607页。

    [3] 同上第338页。

    [4] 同上第102页。

    [5]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467页。

    [6] 同上第486页。

    [7]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第566页。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