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驿传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塞北草原上就有通到内地和西域的驿路[1]。窝阔台汗建都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后,进一步完善驿站制度。从和林到中原汉地,每七十里左右置一站,由一个“千户”负担站役,共设37站[2]。又设
置了从和林通到察哈台封地(今新疆西部),再从察合台封地向西北通到拔都封地的驿道[3]。现将塞北草原上的驿道分述如下:
(一)帖里干驿道
“帖里干”是蒙古语,意为“车”。这条驿道共设57站,从大都(今北京市)通往岭北和林。从大都至上都(今锡盟正蓝旗东)是帖里干驿道的第一段。中统元年(1260年),为了在大都和上都之间“速取径道”,立望云、独石等站为“海青站”,只许有急速公事携带海青牌行走。到中统三年(1262年)整顿“开平站路”(开平即上都),遂正式以望云道取代孛老道为驿路正站,并被称为“帖里站”(即帖里干站道)[4]。这条驿道第一段从大都出发,经过昌平、南口、居庸关、榆林(今河北康庄附近)、怀来县(今河北怀来县东)、统墓店(今河北土木堡镇)、洪赞(在统墓店北15公里处)、雕窝(今河北雕窝堡)、赤城(今河北赤城县)、云州(今河北云州)、独石口(今河北独石口)、牛群头(在今河北沽源县南5公里处)、察罕脑儿(今河北沽源县北小红城)、李陵台(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黑城)、桓州(今正蓝旗北四郎城),最终到达上都。这条驿道的第二段是从上都北行经鱼儿泺(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旧称“鱼儿泊驿路”。1247年,张德辉北上和林,经昌州(今河北沽源县九连城),出沙陀,至鱼儿泊,西北行至翕陆连河(今克鲁伦河),然后西行到达和林。元朝的帖里干驿道就是沿袭这条路线,只是始发站改从上都开始。过鱼儿泊站后,经过的驿站主要有:(1)失儿古鲁站,这个站可能因锡林郭勒河得名,应在这条河附近。(2)益图站就是明成祖北征路过的迤都,并经他赐名刻石的“擒胡山”。此石就是清康熙帝路过时补刻铭文的“察罕七老碑”,刻石今尚存,在蒙古国达里甘戛南朱勒格特山〖DK(〗达(又名察罕七老)地方。(3)阔斡秃站,即清“康熙地图”上的科图,在察罕七老碑东南40公里,在今内蒙古锡盟阿巴嘎旗北部。可见,从鱼儿泊出发,驿路向西北,沿锡林郭勒而下,穿过今锡林浩特市境,入阿巴嘎旗,沿伊和高勒西北行,过外堡界墙,抵今巴彦图嘎苏木境的阔斡秃,出国境,即达今察罕七老的益图站,约沿今达里甘戛到温都儿罕的公路,即可到克鲁伦河,然后西达和林[5]。
注解:
[1]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
[2] (波斯)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等汉译本,第69页。
[3] 《元朝秘史》第279节。
[4] 《经世大典·站赤》,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
[5]
陈得芝《元岭北行省诸驿道考》,载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一期;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第134-135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