迺贤(1310—?),字易之,别号河朔外史,出身于突厥葛逻禄氏,先祖居金山(今阿尔泰山)之西。入元以后,迺贤先祖移居河南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故迺贤自称南阳人。迺贤早年曾随其兄塔海仲良宦游江浙地区,后定居于鄞(今浙江宁波市)。后至大都,以善文而著名。尤长歌诗,每出一篇,士大夫俱争先传诵。
当时江浙人士把他与善书法的韩与玉、通晓古文的王子充并称为“江南三绝”。后来,迺贤从京师回到江南,一度出任东湖书院山长,荐授翰林院编修,出参桑格失里军事。著有《河朔访古记》、《金台集》、《金台后集》、《迺前冈诗集》、《海云清啸集》。《金台集》(二卷)是他的代表作,收录了他的大部分的诗歌作品。该文集有《元人十种诗》本、《诵芬室丛刊》初编武进董氏景元刊本(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
迺贤写了许多描写塞北生活的诗篇。如《京城杂言》、《上京纪行》、《枪杆岭》、《塞上五曲》等诗作,抒发了诗人到塞北旅行的感受。《塞上五曲》描写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习俗:
秋高沙碛地椒稀,貂帽狐裘晚出围。
射得白狼悬马上,吹笳夜半月中归。
杂沓毡车百辆多,五更冲雪渡滦河。
当辕老妪行程惯,倚岸敲冰饮橐驼。
双环小女玉娟娟,自卷毡帘出帐前。
忽见一枝长十八,折来簪在帽檐边。
马乳新挏玉满瓶,沙羊黄鼠割来腥。
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
乌桓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莲漫地生。
最爱多情白翎鸟,一双飞近马边鸣。
迺贤的《上京纪行》写由大都至上都的自然景物及上都的宫廷礼仪,其中包括:《发大都》、《刘祠》、《龙虎台》、《居庸关》、《榆林》、《枪竿岭》、《李老谷》、《赤城》、《龙门》、《独石》、《檐子洼》、《李陵台》、《失剌斡耳朵观诈马宴奉次贡泰甫授经先生韵》。《失剌斡耳朵观诈马宴》记述了上都的宫廷宴会“诈马宴”。诈马宴,又称质孙宴。质孙,蒙古语jisun的音译,音为颜色。出席质孙宴的人要穿皇帝颁赐的贵重服装,每次一种颜色,按贵贱亲疏的次序各就其位,故称质孙宴。失剌斡耳朵,是蒙古语ira
ordo的音译,意为黄色的宫帐。质孙宴经常在上都的失剌斡耳朵举行。元代诗人柳贯、袁桷、贡师泰、杨允孚、周伯琦等都有描写质孙宴的诗篇。迺贤的诗作,同其他诗人的诗作一样,对我们了解质孙宴的情况很有价值。迺贤《上京纪行》的诗注也值得重视。比如《龙虎台》诗注:“大驾巡幸,往返皆驻跸台上。”《居庸关》诗注:“关北五里,今敕建永明宝相寺。宫殿甚壮丽,有三塔跨于通衢,车骑皆过其下。”《独石》诗注:“国朝诸后、太子陵皆在独石北毡帽山。”这些诗注对我们考证塞北地区的山川地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迺贤的《三峰山歌》、《新乡媪》、《刘祠》、《新堤谣》、《卖盐妇》、《羽林行》等诗,均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表达了对上层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如《新乡媪》一诗,通过一位乡村老妇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现实生活:“蓬头赤脚新乡媪,青裙百结村中老。日间饮黍饷夫耕,夜纺棉花到天晓。棉花织布供军钱,借人辗谷输公田。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鞭笞。……”而富人的生活却是“银铛烧酒玉杯饮,丝竹高堂夜歌舞。黄金络臂珠满头,翠雪绣出鸳鸯裯”。《新堤谣》一诗,记述了黄河泛滥给沿岸人民带来的灾难:“年来河流失故道,垫溺村墟决城堡。人家坟墓无处寻,千里放船行树杪。……南村家家卖儿女,要与河泊营祠宫。陌上逢人相向哭,渐水漫漫及曹濮。流离冻饿何足论,只恐新堤要重筑。”全诗感情真挚,表达了对灾民的深切同情。《卖盐妇》一诗,通过卖盐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穷苦劳动人民的生活。诗中卖盐妇哭诉道:“良人贾勇身先死,白骨谁知填海水。前年大儿征饶州,饶州未复军尚留。去年小儿攻高邮,可怜血作淮河流。”丈夫和小儿子都战死在沙场,卖盐妇过着“三日破铛无米煮,老姑饥寒更愁苦”的生活。《颍州老翁歌》通过一个病弱老翁的经历,描写了至正(1341—1368)年间河南遭受旱灾,广大饥民的悲惨生活:“河南年来数亢旱,赤地千里黄尘飞。麦禾槁死粟不熟,长鑱挂壁犁生衣。黄堂太守足宴寝,鞭扑百姓穷膏脂。聒天丝竹夜酣饮,阳阳不问民啼饥。”当时又遭瘟疫,“民之死者过半”,而那些穷凶极恶的官吏仍然在榨取民脂民膏,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这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迺贤的诗作,受到当时文人的好评。张翥称赞咏史之作《三峰山歌》时说:“易之作歌辞,豪健激昂,而奕奕有思致,殆与三峰长雄。置之《乐府铙歌》间,扬励无前之盛绩,良无愧也。”盖苗说?贤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其关于政治,视居易(白居易)可以无愧”。危素称其诗“清雄俊拔”,欧阳元功赞誉其诗“清新俊逸”,贡师泰称其诗“清润纤华”。可见迺贤诗作的风格,以清新俊逸为主,语言流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域特色。综观?贤的诗歌作品,佳作甚多,他不愧是一位北方少数民族的杰出诗人。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