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前言  
  绪论  
  史前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物质文化
 
  蒙古族兴起前的
精神文化
 
  长城及其文化  
  蒙元时期的
物质和精神文化
 
  元明清时期的塞北文化  
  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首页>>塞北文化>>内蒙古东部的文化明珠
鄂温克的文化
(图)



   “鄂温克”一词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现时主要聚居在内蒙古呼伦贝伦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及额尔古纳河以东、嫩江西岸的广大森林、草原和河谷地区。此外,在黑龙江、甘南和新疆等地也有一些。历史上,对他们曾经有过“索伦”、“雅库特”、“通古斯”种种称呼,但他们世世代代都自称为鄂温克人。195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根据鄂温克人的要求和意愿,明令取消“索伦”、“雅库特”、“通古斯”等名称,恢复了“鄂温克”这一称谓。

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资料证明,鄂温克人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今贝加尔湖周围及其以东,直至黑龙江中游以北的地区。后来向东南迁徙,其中一支迁至黑龙江中上游的大森林中。从文献资料考查,鄂温克人的族源,与北魏至隋唐时期的“北室韦”、“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三部分有关。早在北魏至隋朝期间,北室韦就与中原王朝发生密切的关系,派遣使者至中原朝贡。唐朝还在室韦地区设立室韦都督府,设官治民。从近数十年来的出土文物证明,唐朝的经济文化已经在那里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朝曾先后在鄂温克地区设立了17个卫所(军事据点),并任命各部首领为地方官员,负责镇守边疆,缴贡纳税。故鄂温克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鄂温克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成员。

从17世纪中叶开始,沙俄不断向黑龙江以北地区入侵。清朝政府在出兵反击的过程中,把鄂温克人编入“八旗”军队,担负巡逻边境和驻守国境线卡伦(边防哨所)的任务。鄂温克军队骁勇善战,在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保卫边疆的各项战斗中屡立奇功,发挥过重大作用。故乾隆皇帝称赞鄂温克军队说:“满洲索伦兵实胜绿营”[1]

鄂温克人的祖先是以打猎和捕鱼为生,后来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也开始经营畜牧业和农业。

鄂温克人为了适应流动性较大的渔猎生活,房屋采用易于架设和拆卸的“仙人柱”。冬天穿兽皮制成的衣服,以“狍头为帽,双耳挺起”,并以狍皮做成“囊”(口袋),露宿时全身入内,不畏风雪,这就是最早的兽皮睡袋。夏天用鱼皮做裤子,既凉爽,又能防水。清朝中叶以后,因受到满族服饰的影响,衣服样式大有改变,但仍以穿兽皮衣为主。

鄂温克人使用的器皿,多用桦树皮制作。妇女出外采集桦树皮,然后用麻绳缝制成桦皮房盖、桦皮箱子、篓子、烟盒、脸盆、水桶、饭碗和车篷等。这些桦树皮制品,工艺精湛、美观实用、风格淳朴、色彩斑斓、花纹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鄂温克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和木轮车(史书称它为“车”或“勒勒车”)。这种车一般可载重1 000多斤,日行六十余里,打猎、迁居、运输都离不了它。在雪中行进多用滑雪板,这也是冬季打猎的重要工具。史载这种滑雪板“瞬息可出十余里,运转自如,虽飞鸟有所不及”[2]。渡河则靠用桦树皮制成的小船,由于船体甚轻,所以航行速度极快。以上这些交通工具,大多就地取材,适应山林渔猎生活的需要。

鄂温克人主要是一夫一妻制。但早婚现象很普遍,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甚至“指腹为婚”的陋俗还有残留。这种婚姻限制了青年男女的自由和幸福。他们用各种方式同它进行斗争。新中国成立前在陈巴尔虎旗一带还遗留下一种“逃婚”的习俗,即青年男女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相约私奔,跑到外地去结婚(或同居),待“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再回家乡,父母对他(她)们也无可奈何,只得承认他(她)们的结合,选择吉日为他(她)们举行正式的婚礼。这是新思想战胜旧思想、自由结婚战胜包办婚姻的新潮流,可见时代进步的新潮流是势不可挡的。

鄂温克人过去曾经有过一种风葬的习俗,即对死者不用棺材入殓,只用桦树皮把尸体裹好,放在树杈上,任它日后被风刮走。后来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才改用土葬。

鄂温克人有许多节日,其中以敖包会[3]较为重要和盛大。在祭敖包时要杀牛宰羊作为祭品,以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敖包会还举行赛马、拔河、摔跤等娱乐活动,唱歌、舞蹈更是不可缺少的项目。

鄂温克人的民间舞蹈称作“努给勒”,舞蹈时以妇女为主,动作坚定有力,脚部的动作多,节奏协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分散住居在额尔古纳旗的鄂温克人的舞蹈则别具一格。由于他(她)们平时聚会机会较少,一旦遇到节日,大家便欢聚在河边,要尽情歌舞一番,往往从傍晚一直跳到天明。一般是10~20个人手拉着手形成一个圆圈,围着一堆篝火,按太阳运行的方向转动,边唱边舞,场面十分热烈。通常由一人领唱,然后大家跟着合唱,歌词和舞姿都充分显示出狩猎鄂温克人的豪迈之情和乐观精神。歌中唱道:

                        兄弟姐妹们相见是多么宝贵啊!

                        来,让我们歌舞吧!

                        不久我们又要分手,

                        为了祝福狩猎的丰收,

                        为了幸福的重逢,

                        我们欢乐地跳舞吧!

                        我们欢乐地歌唱吧!

                          跳舞要用力,

                        挺起腰,振起臂,

                        把地踏出坑来,

                          跳到全身出汗!

鄂温克人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的特点是曲调悠长而豪放,富于草原和山林的清新气息,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其中有些是舞曲。民歌内容广泛,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方面反映鄂温克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劳动和经济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悦和忧伤、友谊和爱情,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明珠。下面这首歌是歌颂他们家乡的:

                        银白色的雅鲁河,

                        泛起了鱼鳞般的银波。

                        如镜子一样明净的辉河,

                          闪着金黄色的光芒。

                          提起这条河,

                        是我们鄂温克人的家乡;

                          是我们的祖先,

                        骑着枣红马曾驰骋的地方。

                        那雄伟的兴安岭,

                        有着丰富的矿藏。

                        我们生长的地方,

                        是多么美丽而豪壮!

                        另一首歌词是:

                        猎人最快乐的地方,

                        是秀丽的山河。

                        群鸟最快乐的地方,

                        是青空的飞翔。

                          谈恋爱的人,

                        喜欢在幽静的河旁。

民间故事有很多富于现实主义,它们往往是猎人的亲身经历,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情景逼真,听之令人惊心动魄,充分体现了鄂温克人的勇敢、机智和团结合作的高尚品质。例如有一个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说:

猎人带着两只猎犬上山打猎,遇到一只野猪。野猪嘴边长着两颗很长的大獠牙,非常锋利,性格凶猛,猎人还来不及开枪,野猪已扑到跟前。猎人忽左忽右地绕着树木走,野猪仍在疯狂地追逐,把很多树都撞倒了。两只猎犬在后面拖住野猪,这时只听得同伴在喊:“赶快趴下!”猎人伏在草丛中,野猪视觉较差,这时眼睛只顾往上看,就在野猪发愣的一瞬间,猎人的同伴开枪了。这只野猪受了伤,乘着夜色逃走了。第二天,猎人和同伴再次上山去寻找那只受伤的野猪时,却发现两只狼的脚印曾追着受伤野猪的踪迹。原来那两只狼昨夜也在打那野猪的主意。两个猎人沿着狼的脚印,终于找到了受伤的野猪。受伤的野猪昨夜已将两只狼咬死,现在看见猎人,又疯狂地向猎人扑去。猎人蹬着野猪的鼻子跳到它身后,野猪转身再扑,猎人使尽全身的气力,用双手揪住它的两只大獠牙,双方撑拒拼打,野猪究竟是带着伤,故终于被猎人打死。

鄂温克人还创造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刻、绘画、刺绣等艺术品。原料多为桦木和桦树皮。图形和图案多为各种兽类、鸟类,如鹿、狍、马、鸭子、天鹅等。花纹多仿花草、树木、山峰。图画大多刻在马鞍和驯鹿的鞍子上,也有刻在盒子等日常用品上。妇女衣服上一般都绣有美丽的花边。萨满的法衣所绣的图案和花边尤为繁复、奇特。

    注解:

    [1] 《清高宗实录》卷三二。又,清制:除黄、白、红、蓝等八旗兵外,凡汉军皆用绿旗,谓之绿营兵。

    [2] 《黑龙江志稿》卷六。

    [3] 敖包,蒙古语“堆子”之义,或称“鄂博”,多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呈圆包状或圆顶方形基座,上面插幡干,杆上悬挂各色绸、布条。在初原为道路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渐成为民间祭祀山神、路神的场所。鄂温克族有些地方的敖包是一颗大树,称作“敖包树”,与蒙古族的敖包形状不尽相同。

 实习编辑:小红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