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  
  历朝对东北的
经略与疆域沿革
 
  各民族源流与分布  
  各族政权的制度文化  
  石器时代与
青铜时代文化
 
  长城与都城  
  名胜古迹  
  衣食住行文化生活  
  语言文字  
  婚俗  
  各族葬俗  
  伦理道德与儒学  
  人生礼仪  
  岁时节日  
  宗教信仰  
  松辽教育  
  科学与技术  
  文学  
  史学  
  艺术  
  体育与游艺  
 
 
  首页>>松辽文化>>岁时节日
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节


    元宵节为农历正月十五日,因是日汉俗吃元宵,故称元宵节。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源于方士、道家术数“三元”之说,即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该神为正月十五日生,是为“上元”。又因这天夜晚人们要上街观灯,故而又称“灯节”。

元宵节也是松辽地区古今大多数民族所共度的佳节。

(1)契丹人过上元节,《辽史》中有契丹皇帝于上元夜观灯的记载。如辽穆宗于应历十二年(962年)正月甲戊日(正月十五)“夜观灯”。辽景宗于保宁五年(973年)正月庚午日(正月十五)“御五凤楼夜观灯”。至于契丹人于元宵节是否有其他活动,因史料缺载,不好妄猜。

(2)满洲族人过元宵节也有吃元宵的习俗。据《黑龙江外记》记载:“土人(指当地满洲族人)过节,上元汤圆,端阳角黍,中秋月饼,家自为之。”汤圆即元宵。满洲族人于元宵节也有观灯习俗。清代嘉庆年间,满洲族人聚居的齐齐哈尔城“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满洲族人于上元节除了张灯、舞灯、赏灯等主要庆乐活动外,还演出各种民间歌舞、百戏杂技等,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如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宁古塔满洲族聚集区上元夜秧歌热闹异常,“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榜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1] 雍正年间(1723-1735年)江南人杨锡恒曾赴松辽边塞城镇黑龙江城,他亲眼目睹并形象记录了该城元宵节前后满洲族与其他民族人民一起闹秧歌、演灯官戏时“儿童踏臂欢呼”、“倾城鼎沸”[2] 的热闹情景。

(3)锡伯族人也过元宵节,又称“抹黑节”。这一天,锡伯族人家家悬挂大红灯笼,并且也食元宵。这天清晨,人们早早起床,把头天晚上准备好的抹黑布(沾锅底灰)或毡片带上,到街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也有些青年人成群结伙挨门串户去给人抹黑。锡伯族人俗信,人们互相往脸上抹了黑,是替五谷背了“黑锅”(指承受了黑祸),便可使五谷之神免除庄稼的黑穗病,获得丰收。

(4)朝鲜族人过上元节(元宵节)有本民族特殊的庆贺习俗。朝鲜族人称正月十四日为“小上元”,十五日为“大上元”。他们于“小上元”日有做“禾竿”、“打刍”及“捐木葫芦”等习俗。所谓“禾竿”,是为乞丰年而做的一种缠物长竿,又称“禾积”。其做法是:正月十四日(小上元),“束蒿如纛状”,并把五谷之穗及棉花包在一起,然后将其绑在一长竿上,立于屋旁,这样,禾竿便做成了。“打刍”,即打草人。刍,亦称“处客”,即草人。朝鲜族人做“打刍”游戏时,是由一群儿童把草人头颅“打破”,将藏于其中的铜钱抢走。朝鲜族少年有于冬日佩戴青、红、黄三枚木制葫芦的习俗。这种木葫芦形“如豆状,用彩丝为绶”。[3] 捐木葫芦,是指在小上元夜(十四日夜)将木葫芦潜捐于道,以求去旧迎新,交好运。到了正月十五(大上元)日,朝鲜族人要吃“五谷饭”或“药饭”,清晨饮“聪耳酒”。据说聪耳酒可使人耳聪目明,因此,每人都喝,喝不了一杯也要尝上一口。药饭是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另加大枣、栗子、松子等混合煮成。因朝鲜族人当时视蜜为药,所以把这种拌有蜂蜜的饭称“药饭”。五谷饭,是用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和饭豆等五种谷物混合做成的。上元节吃五谷饭,意在预祝当年五谷丰登。[4] 此外,朝鲜族人在“大上元”日还有“捞龙卵”、“卖暑”、“嫁树”、“迎月”、“踏桥”等游艺活动。

(5)松辽地区汉族过元宵节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元宵节当日要吃元宵。元宵以糯米裹糖为丸,正月十五日,家家油煎(炸)或水煮而食之。松辽汉民过元宵节,“灯”的内容最为丰富。先是张灯。每当元宵节至,乡村住户家家于院内竖起木杆,悬灯其上,同时,屋室内、仓房、马棚及庙中、井上,亦都挂上灯笼。城镇则多纸糊彩灯,挂于店肆门前。十五日夜,万灯燃亮,一片通明。大人孩子都涌上街头,观灯,燃放花炮或盒灯。有些地方还有猜灯谜活动,“文人悬灯粘谜,以角巧思”。[5] 辽东地区汉族于正月十五日夜还有“送灯”的习俗。人们用豆面或荞麦面做成灯,灯中添上油,点燃后送到祖先的墓地。这也是汉民族于元宵日祭祖的一种特殊形式。[6] 辽南地区汉族儿童于是日做面灯十二盏,灯碗边上标月份,每个灯碗内放一粒黄豆,上锅屉蒸之,“以卜某月旱涝(豆粒胀大意味着那个月份涝,未胀的则预示着旱,不大不小的为风调雨顺),并分置暗处,以除不祥”,“又燃元旦残烛,绕宅遍照,据云以免窃盗,比户皆然,即古所谓照耗也”。[7]

耍龙灯和撒路灯也是松辽汉族元宵灯节活动的一项内容。据《安东县志》记载:每至元宵节,辽东“城市商家悬各色彩灯,光明如昼。又有火树银花,杂以爆竹砰訇遍街市。而龙灯、秧歌、高跷诸杂剧同时锣鼓喧阗,沿街唱舞,士女观者如云。前后共三日。”辽西地区的汉民于元宵节有“撒路灯”习俗。据《朝阳县志》记载:“元宵时,约集村众,敛棉花籽数十斤,碾而碎之,和以油,掺以香屑,有以锯屑和石油用者,纳于釜中。自十四起至十六止,入夜,众执灯笼排列,敲锣击鼓于前,二人舁锅于后,沿路按家分布之,一办三年,谓之‘撒路灯’。”撒路灯时,还要表演与“灯”有关的杂剧节目,以增节日娱乐趣味。“或扮饰青年子弟十数人为男女老幼之形,演唱通俗吉利歌词,相副路灯而行。到处,则其家燃放花炮,开门列炬以示欢迎。如是三日而止,谓之‘灯花会’。”另外一种表演形式是:“扮演一人,戴白顶或红顶凉帽,穿黄马褂,系红战裙,腰挎腰刀,手执绳甩摇摆前导者,谓之‘达子官’,一人穿彩衣,践朱履,发戴牛角纂,耳挂红椒坠,手持笤篱或雕翎扇,相随于后者,谓之‘老迈婆’。余皆鱼贯随之。又一人,白顶秋帽,貂尾双垂,补服长袍,坐独杆轿上,押随于后,谓之‘灯政司’,亦曰‘灯官’。时有以杂务相讼者,官须随时裁判之,非素昔言词滑稽者不能为之。”可见场面异常热闹。

注文:

[1] 杨宾:《柳边纪略》卷四。

[2] 杨锡恒:《艾河元夕词·松江诗钞》卷二十七。

[3] 洪锡谟:《东国岁时记》。

[4] 张碧波等主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0页。

[5] [7]《海城县志》,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6] 《安东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