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是根据日历编纂而成的,是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史事,其体裁也和日历一样属编年体,它也是松辽各族政权修史的一个重要门类。实录都是由当代人奉敕编撰,虽然有时对于实事每多忌讳,事后也往往有所修改,但因其资料丰富,自然也常为修史者所依据。据考,契丹、女真、满洲的统治者均曾令史官修撰过实录。
(一)辽朝实录
契丹辽朝的史家们,至晚从辽圣宗时起,即奉诏依“日历”编纂历朝实录。统和九年(991年)正月,史官室、邢抱朴等奏进所撰《实录》二十卷,圣宗下“手诏褒文”。[1]又重熙十三年(1044年)六月,辽兴宗诏萧韩家奴、耶律庶成、耶律谷欲等修遥辇可汗以来至重熙时的史事,修成《实录》二十卷。[2]道宗大安元年(1085年)十一月,史臣进太祖以下七帝《实录》。[3]乾统三年(1103年)十一月,天祚帝又诏监修国史耶律俨修太祖诸帝《实录》等等,这是辽代史学著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金朝实录
金代女真贵族比较重视实录的编纂,其官修史书以纂修历朝实录为主,自立国之始,终金之世,纂修而不辍。天会六年(1128年)太宗即“诏书求访祖宗遗事,以备国史”,命宗室完颜勖与耶律迪越掌其事。完颜勖等“采摭遗言旧事,自始祖以下十帝,综为三卷”。这是金代最早的“国史”撰述,乃是由许多传说、旧闻汇集而成。但这部“祖宗遗事”却也反映出女真建国之前的部族情况,及其与契丹辽朝的关系。此书直到熙宗皇统元年(1141年)才撰成,在奏上之时,“上焚香立受之”。可见,“实录”被视为十分神圣。此后历朝皇帝均如此待之。皇统八年(1148年)完颜勖等又撰成《太祖实录》二十卷,由完颜宗弼于同年八月奏上。大定七年(1167年)监修国史纥石烈良弼奏进《太宗实录》,同修国史张景仁、曹望之、刘仲渊等参与纂修。[4]三年后,纥石烈良弼又撰成《睿宗实录》。大定二十年(1180年),监修国史完颜守道主持所修《熙宗实录》完成。此前,当还有完颜亮统治时期的实录,即《海陵实录》的修撰。郑子聃在大定二十年前任侍讲、兼修国史,世宗“以史事专责之”,认为“修《海陵实录》,知其详无如子聃者”。[5]由此看来,郑子聃当与撰修《海陵实录》有密切关系。明昌四年(1193年)国史院进《世宗实录》,尚书左丞、兼修国史完颜匡领衔奏上。[6]仿世宗为其父修实录的先例,章宗也命史臣撰其父完颜允恭的实录,即《显宗实录》,完颜匡等于泰和三年(1203年)奏进。[7]兴定元年(1217年),高汝励、张行信同修《章宗实录》,[8]兴定四年(1220年)奏进。正大五年(1228年)王若虚撰成了金朝最后一部官修实录《宣宗实录》,此时离金朝灭亡只有六年。至此,金代女真诸帝“实录”只缺卫绍王及哀宗两朝。而卫绍王则有《卫王事迹》,兴定五年(1221年)进。总之,金代官修实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为连贯性,这在历代王朝的官史修纂中,是比较突出的;二是史官记述常受限制,这一点在前面已叙及,不再赘叙。
(三)清朝实录
清代满洲贵族统治者最重视实录之修撰。早在入关前盛京时起,即已开始修撰,之后直至清亡(包括民国年间),有清一代历朝都修有实录,分别按年、月、日记载重要政事。早在崇德元年(1636年)修成《清太祖武皇帝(努)儿哈奇(赤)实录》四卷;顺治九年(1652年)修成《清太宗实录》四十卷;康熙十一年(1672年)纂修《清世祖实录》一百四十四卷;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十卷;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重修《清太宗实录》六十五卷;乾隆四年(1739年)又对三朝“实录”加以校订。雍正九年(1731年)纂修《清圣祖实录》三百卷;乾隆六年(1741年)纂修《清世宗实录》一百五十九卷;嘉庆十二年(1807年)纂修《清高宗实录》一千五百卷;道光四年(1824年)纂修《清仁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咸丰六年(1856年)纂修《清宣宗实录》四百七十六卷;同治五年(1866年)纂修《清文宗实录》三百五十六卷;光绪十年(1884年)纂修《清穆宗实录》三百七十四卷;民国十年(1921年)修成《清德宗实录》五百九十七卷。总计四千三百六十三卷,另序例、目录、进表共四十卷,比《明实录》多出一千余卷,是有清一代的历史资料长编,内容宏富,为现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实录。
清代历朝实录所依据的史实,都是根据朝廷规定的标准,精选有关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文件,从内阁、各部院署等机构调入的各种上谕、题本、奏本等,然后根据要记录的那位皇帝生前经历的各项大事,按年、月、日排比加工,其优点是时序清晰、条目明确。其所叙虽按年月编排,却也前后呼应,首尾俱备,且文字雅洁,缩减原档字数,准确地保存了基本内容,真实地表达了满洲贵族统治者的观点,基缺点是记载朝廷仪式过多,浪费了一些篇幅。[9]
按照清朝的规定,每修实录均需抄录五份,每份又分抄满、蒙、汉三种文本各一套,用红绫或黄绫为面,有大小两种本子,分别收藏于乾清宫内廷、皇史晟、内阁和盛京崇谟阁。其中内阁实录库共藏二套,一套专供皇帝调阅。另外,盛京崇谟阁只贮藏满、汉两种文本,无蒙文本。这些《实录》抄本,现都收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此外,蒋良骐、王先谦所辑之《东华录》,亦当属《实录》门类。
注解:
[1] 《辽史·室〖FJF〗NB852〖FJJ〗传》。
[2] 《辽史·萧韩家奴传》。
[3] 《辽史·道宗纪四》。
[4] 《金史·纥石烈良弼传》。
[5] 《金史·文艺上·郑子聃传》。
[6] 《金史·完颜匡传》。
[7] 按:《金史·章宗纪三》书为《世宗实录》。与明昌四年所记重出,据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当改。
[8] 《金史·宣宗纪》书为张行简,误,此据《金史·张行信传》改。
[9] 李燕光:《清史经纬》,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网页编辑:邵宝华
内容把关:白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