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  
  历朝对东北的
经略与疆域沿革
 
  各民族源流与分布  
  各族政权的制度文化  
  石器时代与
青铜时代文化
 
  长城与都城  
  名胜古迹  
  衣食住行文化生活  
  语言文字  
  婚俗  
  各族葬俗  
  伦理道德与儒学  
  人生礼仪  
  岁时节日  
  宗教信仰  
  松辽教育  
  科学与技术  
  文学  
  史学  
  艺术  
  体育与游艺  
 
 
  首页>>松辽文化>>艺术
名家辈出的书坛


书法,作为美术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源于汉字的实用功能。

(一)魏、晋、高句骊名碑书法

古代,松辽地区的各族人民大都利用汉字作为书面交流工具。尽管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曾经创造出本民族的文字,但因辽、金、元代的统治阶层和文人墨客皆崇拜汉学,精通汉字,并且多用汉字书写碑文、法

典和皇家哀册等,所以仍在松辽地区留有珍贵的墨迹。

松辽大地最早出现的汉字碑文是魏晋时期立于今集安市天沟山的《魏丘俭功碑》(图1)。丘俭是魏明帝时的幽州刺史,242年至245年两次与高句骊作战,因第二次大获全胜而立此碑以记表功德。字迹为隶书,笔画平正,粗壮有力,呈现圆润遒劲之感。

412年建立于集安市的高句骊《好太王碑》(图2),四面刻石,碑文近两千字,皆系隶书,但运笔可见含有某些楷书风采。这是当地土著民族以汉字书写人物丰碑之首例。

图1 魏丘俭功碑残石

       丘俭纪功碑    曹魏   存长38.9厘米,存宽29.9厘米,厚8.4厘米

此丘俭纪功碑残石,现存辽宁省博物馆,此拓片是该碑最完整的拓片,现据缩印。

       北魏时期,辽西朝阳地区见有汉人《刘贤墓志》(图3)。其人曾为北魏时期营州(今朝阳地区)临泉戍主。碑文记有“魏太武帝开定中原,并有秦陇移秦大姓,散入燕齐,君先至营土遂家焉”等生平简介。可见他是陕西人,在魏太武帝平定中原之后迁至营州。碑文为隶书,碑额为篆书,仍在某些笔画上含有楷书风韵。这期间,其他各地发掘的碑文也都与此大同小异,说明类似书法已在松辽地区普遍流行。

                             图2  集安好太王碑局部

                                                                                           

(二)渤海、辽、金名碑书法

唐、宋以来,松辽各地汉族与土著民族的各种碑文亦不少见。仅辽西一带就有《张秀墓志》、《左才墓志》和《韩贞墓志》等,笔体具有盛唐时期的楷书神韵,方正而清秀,圆润而洒脱。松花江流域可见渤海时期贞惠(图4)、贞孝二公主墓志,均为楷书,但字里行间却含某些隶书痕迹,说明渤海书法处于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而金代树立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则刻有汉族与女真族两种对应文字(图5),旨在颂扬完颜阿骨打起兵灭辽的功绩,其中女真文约1 500余字,更具地域性的民族文化价值。

     图3  北魏刘贤墓志

自辽、金时代起,松辽地区流传的名家书法墨迹很多。据有关文献记载和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文化部门收藏的珍品辨析,截止清代,可确认松辽籍的善书者竟多达300余人。据《佩文斋书画谱》收集,仅金代的书法家即有67人之多。其中王庭筠(图6)、任询、党怀英、赵、赵秉文、吴激等,皆为一时之名家。元代的帝王对书法艺术的喜好较辽、金两代尤盛。元仁宗、英宗、泰定帝、文宗、顺帝等,书史上均有记载。元代的少数民族书家尤多,有数十人之多。元初的姚枢、姚燧、张孔孙、王士熙、王士点、萧抟、曹、道童、刘熙载、王遂、耶律果、田良佐、刘嵩、董麟等,其中以耶律楚材、张孔孙及姚燧等影响最著。

(三)明清两代书法家辈出  

                   图4唐渤海贞惠公主墓志拓片

              

    明代东北的书家人数不算少,但多见于碑刻和墓志之类的记载,然而,墨迹却少见。主要有君宝、崔、崔贤、宋国忠、汪洵、张普成、张斌、邬望、徐铭、完瑁、李正、岑宏、方清、范锦、陈大通、姚继孝、林世凤、刘希武、傅佶、傅廷立、叶异、翟添寿、宋文魁、廷瑞、舒镒、潘福、李贲、黄堂、童焕然、高维岳、王学孔、谢国印、朱国梓等均很擅书。清代松辽的书家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松辽地域之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清代东北的书法家倍增为历代所不及。仅据《皇清书史》、《书林记事》、《书林藻鉴》、《盛京通志》、《奉天通志》等文献记载,擅书者人名即达200余人之多。如清代的高其佩、耿昭忠、卞永誉、朱伦瀚、康乾时的李锴、陈景元、戴亨、甘运源、马大钵(长海)、吴雯)、吴雯、成德(即纳兰性德)、曹寅、马鸣佩、王熙、范承漠、吴兴、马雄镇、永 、佟世南、李廷栋、李凤彩、李楷、甘国埏、丁恩礼、隆科多、黄雅林、齐国儒、申奇猷、蔡毓荣、彭可谦、孟世泰、李清钥、尹继善、陈邦器等。清中叶以后,书家最有影响的首推铁保、刘庸、翁方纲、成亲王永(图7),号称嘉道时期的四大书家。乾嘉时期,东北书家中影响较大的还有德保、王尔烈、法式善、那彦成、英和、魏燮均、萨迎阿等,他们中有的或以文名惊世,或以仕途显赫,而有的则专以书法名世。从其书法中可以看到台阁体的影响,也可看到清中期以后崇尚碑体的痕迹。清代晚期东北的书家尤多,其中以姚正镛、杨能格、胡永年、王永江、张之汉、李西、李鹤年、锡镇等影响较著,其书法之特点也受乾隆以来尊碑书风之影响。尚有70多位书家,限于篇幅,恕不俱列。

        图5 大金得胜陀颂碑碑额

应该指出的是,清代帝王崇尚书法之风尤胜于明代。世祖福临在日理万机之余游艺翰墨,并擅书擘窠大字。圣祖康熙玄烨,更是酷爱董其昌书法,其书法刚健挺拔,较董书有骨力和气势。高宗乾隆弘历更栖情于翰墨,他经常浏览书法名画并有题记,每到一处,必作诗记胜,御书刻石,其书法圆润秀发之处出自赵孟。清代女性书法家莹川(铁保妻)、姓宁古塔氏,字如亭,工书法,亦能画,工行草,宗二王,尤长大草。另一位周蕴香,辽宁北镇人,能诗,擅书,披览前人书法,而熟视之,数月后书则工。均不愧称松辽书苑的知名人士。[1]

 



(四)王庭筠、耶律楚材、高其佩的书法举世闻名

松辽地区书法家的层出不穷,既为当地留下珍贵的墨宝,又为祖国书苑增光。而金代的王庭筠、元代的耶律楚材和清代的高其佩则堪称举世闻名者。其手笔不仅令国人仰慕,而且又为海外的日本或美国珍藏。

图7 成亲王永行草书诗轴图21-74〓成亲王永行草书诗轴                                                                          图6 金代王庭筠书重修蜀先主庙碑

王庭筠的书法宗南宋米友仁父子,兼融东晋王羲之父子笔锋,采撷众华自成一家。代表性的传世珍品有自撰、自书、自刻的《黄华山诗碑》(图8)。这是他隐居黄华山时期的不朽作品,人称集撰、书、刻于一身的“三绝”瑰宝。碑文分别为《青竹》、《名山》、《桂镜》、《王母》十首七言诗句。诗文意境幽深,书法雄浑奔放,刀刻入木三分。三者掩映生辉、相得益彰,充分展示作者的非凡才华。清·王跃南在《青竹》诗碑修碑楼题记中,赞叹其书法造诣达到了“铁画银钩书法入妙”的超群境界,并称“抑黄华挹太行诸绛之秀,非此无以壮观也”。此外,王氏还曾为金代画家李山《风雪杉松图》撰写诗跋,系行书,署名——黄华真逸(图9)。诗句为:“绕院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地炉火暖黄昏睡,更有何人似我慵。”诗情画意,书法俊逸,三者的和谐呈现传神之美。明·王世贞为此作跋语赞称:“李用笔潇洒精绝有致,出蹊迳之外。庭筠翩翩遂入海岳三味,皆可宝也。”

律楚材,字晋卿,系辽代东丹王耶律倍(李赞华)的八世孙。自幼好学,青年时代博览群书,尤爱文学与书画,并且通晓天文、地理等多门知识。先任金朝尚书事、员外郎等职,后被元太宗窝阔台赏识,委以重任,参与军政大事决策,并撰写法令条文等。书法宗颜真卿,以刚健挺拔及其“犹如铁铸”般个性特征闻名遐迩,其珍贵楷书墨迹《送刘满诗卷》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馆(图10)。



图9 王庭筠题李山“风雪杉松图”诗跋                              图8 黄华山诗碑

    高其佩,谓清代诗、书、画皆优的艺术家。绘画尤以“指画”影响深远。书法兼含颜、米之风采,且独具自身特色。行书运笔沉稳、刚毅,字迹挥洒、遒劲,而又不失飘洒之美,以独创一派为世人赞叹,乃至视其片纸只字为瑰宝,堪称一代书苑之佼佼者(图11)。

现在,王庭筠、耶律楚材、高其佩三位的书法成就及其生平事迹已分别载入《辞海》(见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199、1815、2047页),成为名垂千古的书画大师。

 

图10 元耶律楚材楷书《送刘满诗卷》

名流荟萃,文山墨海,无论具名和不具名者,皆以豪壮的笔力与当地的装饰工艺、建筑艺术及雕塑、绘画联结起来,在松辽大地组成一幅源远流长的美术画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创造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反映一方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松辽地区的悠久历史造就出与之相应的歌舞、戏剧、曲艺和美术。它们是民族情感的凝聚,众人心血的结晶,各以斑斓的色彩汇成松辽文化的灿烂篇章。

   

图11 清·高其佩题画诗屏

 

注文:

[1] 李浴等著:《东北艺术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版。

 网页编辑:邵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