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绪论  
  地理环境  
  各民族经济文化类型  
  历朝对东北的
经略与疆域沿革
 
  各民族源流与分布  
  各族政权的制度文化  
  石器时代与
青铜时代文化
 
  长城与都城  
  名胜古迹  
  衣食住行文化生活  
  语言文字  
  婚俗  
  各族葬俗  
  伦理道德与儒学  
  人生礼仪  
  岁时节日  
  宗教信仰  
  松辽教育  
  科学与技术  
  文学  
  史学  
  艺术  
  体育与游艺  
 
 
  首页>>松辽文化>>艺术
妙趣横生的游艺


松辽各族游艺项目挺多,其中如抓嘎拉哈、跑马城、撞拐、打瓦、老鹞子叼小小鸡、打马吊戏、放风筝、荡秋千、踏跳板等。

嘎拉哈是我国松辽民族创造的一种游戏,在北方也曾普遍流行,至今在东北农村仍流行这种游戏。嘎拉哈即猪、羊、鹿、狍子等动物的距骨。早期曾是松辽民族使用的骨卜工具和吉祥物,与从

事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狩猎有密切关系。
(一)金代女真人的嘎拉哈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绥、滨、阿城金墓中屡有发现,并有用水晶、白玉、铜等雕刻而成者。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队:《松花江下游奥里米古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文物》1977年第4期。黑龙江省阿城双城村金墓群中一次竟出土嘎拉哈41枚(除一枚为铜质外,其余40枚均为羊距骨)。阎景全:《黑龙江省阿城市双城村金墓群出土文物整理报告》,《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可见这种游戏在女真人中较为普遍。民间传说,大金时兀术(完颜宗弼)小时候,拜师学武艺,其老师让他取来狍子、野猪和黑熊的嘎拉哈,再来学习武艺。兀术历经艰险,终于取来了嘎拉哈,成为一名最灵活、最勇敢、最有力气的人。老师告诉他,他的武艺学成了。以后女真人各家为了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让他们玩“嘎拉哈”。到了清代,女真后裔满洲族也继承了这种游戏。杨宾的《柳边纪略》中提到的“剔獐狍麋鹿前腿前骨,以锡灌其窍”,是满洲族男人从事的游艺活动。后改用猪、羊距骨,并涂上不同的颜色,逐渐变成妇女、儿女们的游戏。
(二)蒙古族玩“沙哈”
这是东蒙古地区女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尤其是春节期间,常常是结伙搭班地玩,直到活忙了才收起来。草原上多爱玩小巧的羊“沙哈”,尤其是黄羊的“沙哈”更为美观,质地良好,不过也有玩猪“沙哈”的。沙哈虽有六个面,然而能立住的只有四个面,分别叫“坑儿”、(凹面)、“背儿”(凸面)、“珍儿”、“驴儿”。玩法有多种。一为“沙哈”,玩者先排大家顺序。(看家、次家),轮到谁。玩者把沙哈捧掷到炕上(蒙古包内的毡子上),玩者把公用的码(有的是选特殊色的沙哈,也有的用几枚铜钱串起来)抛起来,接这个码时,要把下面坑背相同的两枚沙哈拾起来(也有的允许把码抛起来后),玩者可快速把背儿、坑儿、珍儿、驴儿不同的摆成相同的、离远的移到一起,下次抛码再抬起来。得子儿多者为赢。二为“弹沙哈”,玩法是每人先交若干枚沙哈,集中到一起。大家——即先出的人,采用“放大羊”的方法,把集到一起的沙哈全部捧掷出去。“珍儿”越多越好。掷后,先把“珍儿”尽取回来。当捧掷大半以后,再掷时常采取撞击的办法,把已经落地的“驴儿”撞成“珍儿”。掷后把“珍儿”都取回来,就弹对子。用右拇指中指扣环去弹沙哈。这也有一条规矩,就是用“坑儿”撞“坑儿”,用“背儿”撞“背儿”,用“驴儿”撞“驴儿”,撞中了就赢一个,以相撞的两个中取回一个(指妨碍下次撞击的)。如撞出一个“珍儿”就取两个:如两个全撞成“珍儿”,就叫“珍”拐,拐一个,可取回三个。一旦弹时撞了另外某个沙哈,就算犯规,取消了继续弹的资格,“二家”继续弹,也犯规了,由第三家弹。以此类推。无论谁捧掷时如无“晒儿”,就算“哑巴”了,取消本次弹沙哈的资格。只剩下三颗或两颗了,不能捧掷了,则“叫掷”,如叫“两样子”、“三样子”,叫中了(真是两样——背儿、驴儿)就算赢了,把沙哈全取回。下次玩时,是当然“大家”。如叫掷得不对,继续由下家掷。如果三个沙哈清一色是背儿、坑儿,或是驴儿,就叫“暴子”,全体参加者都有权抢“暴子”,抢到了除得了子儿,还抢来“首家”权。假如弹“沙哈”最后只剩下一个“子儿”,就轮流叫驴儿、叫赢儿,谁叫对了算谁赢。玩到最后,以每人所得的沙哈数量多少定胜负。
(三)蒙古族的踢乌兰(红)
这也是蒙古族的一种体育游艺活动。这里有一段奇妙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成吉思汗攻打乃蛮部塔阳汗回营后,召见文武众臣道:“塔阳罕乃大部落,我蒙古攻占他,不是黑虎拦路,就是白鹿挡道,看来不可轻举妄动,要另寻时机才是。”事毕聚餐,忽然空中飘来一道黄绢,落在蒙古包前,拾起一看,上面写着“踢出髌骨,见耳则进”八个朱红大字。成吉思汗大喜,向众臣道:“天助我也!”正在这时,大将木华黎正啃到一个牛髌骨,随即送到大汗面前。成吉思汗在蒙古包前一脚将牛髌骨踢出一箭之地,结果一看不是“耳”。众人不语,大汗决定按兵不动,连续三天都是如此。到了第四天,在蒙古包前摆了祭坛,大汗向天三拜九叩,然后将牛髌骨一脚踢出三箭之地,果然踢出个“耳”。消息传开,整个部落都知道军士要出征了,有的唱起《祭天歌》,有的跳起《安代舞》,军士们整装待发。蒙古军列成龙蛇阵,如同猛虎下山,直插阿尔泰山,一举攻占了乃蛮部。接着又乘胜出击,统一了漠北草原各部。这次出征,可谓出师得胜,凯旋而归。挥师回营后,当即杀牛宰羊,祭祀长天。然后把出征前踢的牛髌骨端正地摆在祭坛上斟酒祈祷,全体将士向天三拜九叩。当时,为了纪念这次出征的成功,把牛髌骨的“耳”用血染成红色,表示这是永生之火,胜利的象征。从此,蒙古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地把这种祈祷纪念的活动,变成了纯粹的体育活动,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都染上了红色,故将这项体育活动称做踢“乌兰”。(图22-26)。

       

       图22-26 蒙古族踢乌兰(红)                     图22-27满洲族“嘎啦哈”游戏

(四)满洲族的嘎拉哈(图22-27)


据说,当年努尔哈赤带兵作空隙,与官兵玩“嘎拉哈”,对获胜者奖赏,消除了元宵节士兵思乡之情,八旗官兵军心大快,士气大振。嘎拉哈呈六面体,其四大面不同,叫法也不同,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称。《清文汇书》称“珍儿”、“勺儿”、“背儿”、“鬼儿”;吉林叶赫称“珍儿”、“肚儿”、“轮儿”、“坑儿”;在辽宁北部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嘎拉哈可卧可仰、可侧可立,多枚以上形成不同的组合,产生花样翻新的玩法。其玩法有以下几种:“抓子”、“撂四样”、“击嘎拉哈”、“撂珍儿”等等。乾隆皇帝曾写诗记叙这种“嘎拉哈”的游戏:投石军中以戏称,手弹腕骨俗相仍。得全四色方愉快,何必三枭始绝胜。闺秀争能守炉火,儿童较远驱寒冰。无端胜负分忧喜,獐鹿那知有许能。鹿腕骨非无用物,以为戏亦有时需。中原漫喻人人逐,一具远看面面殊。偶语何须较土木,采名乍欲似枭户。帕格真足方投石,何用从来如此手。
佟悦从《清文汇书》中归纳出两种玩法:一是“抓背式骨”,满语称为“接马儿”,是以鸡毛毽子或石球往上抛,手攥着背式骨去接。其一般玩法是,用手将四枚背式骨同时掷于地面或炕面,再将毽子等上抛,用手抓起背式骨中的“珍儿”、“勺儿”、“背儿”、“鬼儿”,然后再摁起背式骨,同时接住毽子为胜,以掷得四样“面儿”各一枚为佳,即《满洲源流考》中乾隆诗里所说的“得全四色方愉快”。
二是“抛背式骨”,满语谓之“打远马儿”,其玩法是各占地方抛背式骨玩,先抛去的马儿被后抛去的马儿打着,俩人的拿在一起从别马儿处远远地抛打。这大概就是《柳边纪略》中所说“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的玩法。《满洲源流考》中又有“以薄圆石击之则曰帕格”之说,此所言“帕格”就是“玩鹿等物背式骨时手里拿着小石马子或背式骨马子,先打去赌输赢者”。
有人也将嘎拉哈的玩法归纳为“弹”、“抓”、“耍”、“打”四类。前三种为女孩子在室内玩,后一种则为男孩子在室外玩。嘎拉哈游戏一般还要用辅助玩具“布口袋”,内装粮食粒;还有“钱马子”,用石、骨、钱、钮等做成。韩耀旗、林乾:《清代满族风情》,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五)锡伯族的嘎拉哈
这是锡伯族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的一种户内体育活动。据传,1701年锡伯族第一次图22-28〓锡伯族民间游戏——玩兽骨大迁徙到新城子区兴隆黄家锡伯族乡以后,在民间就有“嘎拉哈”活动,也叫“子儿”。“玩兽骨”(图22-28),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锡伯人嘎拉哈的主要活动季节是在农历正月。锡伯人喜欢在冬天室内炕上玩耍。逢年过节都要杀猪宰羊,食肉后取出嘎拉哈,用火烤成黄或酱红颜色,一个“嘎拉哈”有四个面,各面形状不相同,分别有各自的称呼:棱取的一面叫“珍儿”,与之相对的那面叫“驴儿”,仰面称“背儿”、俯面名“壳儿”。“嘎拉哈”,除了准备“嘎拉哈”外,还要准备抛起物,女人常用铜钱串或布口袋,男人常用石球。游戏时,根据嘎拉哈的“珍儿”、“驴儿”、“背儿”、“壳儿”形状排列组合的相同类别计算得分。锡伯族“NB322嘎拉哈”的特点是:分析、判断力强,抛钢珠与抓嘎拉哈及按钢珠配合得好,有技巧,则抓的“子”就多,而且要求抛钢珠要高而垂直,接钢珠要准确、灵活、机敏。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专题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1677~1680页。
(六)鄂伦春族的“毕劳黑”
“毕劳黑”俗称“嘎拉哈”。即狍子后腿膝骨,取出来后,把肉、筋剔净,用火烤成黄色,或染成红、黄等色。这种游戏二三人、四五人都可以玩,一般用10个左右的“毕劳黑”即可。玩的方法是,由一人用一只手将“毕劳黑”均匀的撒在桌上或炕铺上,然后将装有米粒或砂子的小布口袋向上抛起,同时迅速将事先看准了的几个“毕劳黑”抓起,并接住落下来的布口袋。抓住的就算自己赢的并留下来,剩下的再抛再抓。如果抓错了,或没有接住布袋,或碰了不该抓的“毕劳黑”,就算失败,便让给别人。最后以抓得多者为胜。这是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们喜欢玩得一种游戏。
二蒙古族投“布鲁”
布鲁,蒙古语“投掷”的意思。大约在13世纪左右,成为一种狩猎图22-29〓蒙古族投布鲁工具的专用名词。布鲁,俗称“涛拉棒”,形似一把短柄镰刀,使用时,手持“刀把”,投掷出去,旋转前进(图22-29),是在平坦的草原上,命中率极高的“武器”。在近代,人们也常把投布鲁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投布鲁分为投远和投准两种。投远布鲁为“海木勒”(蒙古语为榆木)布鲁,为扁形,握手处是圆的。投准布鲁为“图拉嘎”(蒙古语为头)布鲁,是圆柱形的,头顶处包有铅头或箍以铜环、铁环。这种布鲁能打较大的野兽。游戏和打猎用的布鲁,重量因人而异。比赛场上,比掷远的海木勒布鲁通常重量为500克,投准的图拉嘎布鲁重量和形状不限。布鲁制作简单。布鲁的投掷方法基本上与投手榴弹相似。它有益于增强人的四肢肌肉,还可以锻炼力量、速度、灵巧以及准确的目测能力。布鲁还可以在马上投掷,并可以连续投出。投布鲁的比赛场地,一般选750平方米左右的长方形平坦场地。在场地一端划一条投掷线。投掷目标为圆形木柱三根,柱高50厘米。圆柱上端直径为4厘米,下端直径为6厘米。在正式比赛时,不论投远和投准,每人以三次为限。每次投掷时间不超过30秒。投掷姿势不限。其记分方法是:一次投准所有目标(三根木柱)得10分;一次间接投中所有目标得8分;一次直接投中两根木柱得6分;一次间接投中两根木柱得4分;一次直接投中一根木柱得2分;一次间接投中一根木柱得1分。满分为30分,最后按得分多少来决定名次。一般蒙古儿童从五六岁就进行投布鲁游戏,到了十几岁时,就开始跟着大人在围猎中使用布鲁。解放后,投布鲁活动已被列为那达慕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三跑马城与撞拐
(一)跑马城
跑马城,是满洲族儿童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儿童分为两队,横列对峙,逐句互相问答:“纪灵灵——跑马城——马城外——打发格格送信来——要哪个——要红灵——红灵没在家——要××”,“××”为甲队一儿童的名字,这个儿童被点名后,猛地向乙队冲去,乙队儿童紧紧拉手阻拦,如冲过去,便领回乙队一名儿童作为俘虏,否则便留在乙队充当俘虏。
(二)撞拐
撞拐,也叫“格蹬”,也是满洲族两个人以上作的游戏。王一元:《辽左见闻录》。其玩法可分成两对,每队人数不限。参加者必须手搬一只脚,另一只脚在地上蹦跳。用搬起的膝盖冲撞对方,直到对方倒地或双脚着地为胜。
四老鹞子叼?
也是满洲族儿童喜欢的游戏。这种游戏也分成两伙,一个人为一伙,扮作一种叼食鸡的猛禽——“老鹞”;其余的人为一伙,排成一队,为首者扮作“老抱子”即老母鸡,其余的都扮成小濉蛲?
打瓦,是满洲族男孩玩的游戏,具体玩法是在地上画一二尺见方的“城”,把整好的秫秸棒放在里面,然后在离城十几尺处画一条界线,参加者站在线外依次用瓦块或扁石把“城”中的秫秸棒打出,谁打出的多谁为胜。
六打马吊戏
打马吊戏,是一种纸牌游戏,男女老少都喜欢玩。如清初辽沈地区自元旦至灯节大小户皆玩此戏,“夜以继日,举国若狂。妇女亦然。仆妇婢子皆持金钱与主母角胜”。这又近于赌博了。平时闲暇为消遣娱乐也常常玩此游戏。
七荡秋千
(一)满洲族荡秋千
荡秋千,又称荡油千,与满洲族人民生活劳动有着渊源关系,有清一代是一项普遍开展的节日风俗。据《柳边纪略》中记载:“正月、二月内,有女之家,多架木打秋千曰打油千。”杨宾:《柳边纪略》卷四。秋千,绳索而迁移之意。由于当时绳子为皮革制成,故二字皆从革字旁。满洲族入关后,打秋千也很流行,每年正月,沿旧俗,在北京白塔寺等处,都有打秋千者。据《北京岁时纪》载:“是月(二月)北城官员士庶妇人女子多游南城,爱其风日清美而往之,名曰踏青斗草。或海子上,车马杂沓,绣毂金鞍,珠玉璀璨”,“上自内苑,中至宰执,下至庶士,俱立架,日以嬉游为乐,女红之事殆庶几焉”。另据《析津志》载:“清明寒食,宫廷于是节最为富丽,起立采索秋千架,自有戏蹴秋千之服,金绣衣襦,香囊结带,双双对蹴。”熊梦祥著、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3页。可知元代大都即已盛行秋千之戏。如今,荡秋千已是满洲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活动。
过去,满洲族风俗,家人外出打猎,总是将孩子放在用动物皮制成的袋子里吊在树上,以防野兽伤害。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一习俗也在发生变化,成为后来北方农村的悠车,也叫摇车。当孩子长到会爬或会走路时,满洲族妇女为了脱身作家务或下地劳动,便在家门横框上拴两条绳子,下端系块木板,让孩子坐上荡着玩,在乡村中,许多满洲族人就是在荡秋千中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的。
(二)锡伯族打秋千
锡伯族荡秋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早在大兴安岭地区活动的时候,对人们最大的威胁是野兽。其次是各种害虫,平时人们需要外出生产,把小孩儿放到地上恐不安全,就想出了吊空的办法。因此,具有锡伯族特色的吊床出现了,就把孩子和其他食用的东西都吊起来,不至于被野兽侵害。秋千就是从吊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不同的是吊床用四根绳子,而秋千只用两根绳子。过去,农民每年春耕以前,将一年使用的农业用绳都事先打好,当绳子打好以后,必须拉直,或用别的办法让它不再回线。为此,锡伯人往往把新打好的绳子(分芨芨草绳、麻绳和芨芨草与麻线的合成绳三种),拴在高大的树枝上当秋千打。这样既达到了使绳子定型的目的,又满足了大家玩耍的心趣。后来,秋千成为孩童们的一种专用游戏用具之一。在锡伯族家庭里,凡是有小孩的家庭,其院子中的棚架上都有一副秋千吊着(有的又做了坐板,使小孩儿玩起来更舒服方便),六七岁的小孩三五人在一起,一个坐上面,其他人在旁边帮助晃动,或一个坐着,另一个又站在后面戏荡。贺灵、佟克力:《锡伯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版,第114页。
(三)朝鲜族荡秋千
朝鲜族女子喜爱的荡秋千又另是一番情景。相传始于朝鲜三国时期,有“闾巷男女盛为戏”洪锡谟:《东国岁时纪》,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版,“五月”条,第32页。的记载。古时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年轻妇女惟有端午才准出门。那色彩斑斓的衣裙随着秋千的摆荡飘飘扬扬,恰如朝鲜族妇女在诉说希望,像小鸟那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流传至今的这一习俗,不仅是娱乐游戏,而且还演变成为一种体育比赛的项目。
八踏跳板
朝鲜族妇女不仅喜爱传统的荡秋千游戏,还特别喜爱传统的踏跳板游戏(图22-30)。据洪锡谟《东国岁时记》载:身着彩裙的“女子用白板横置藁枕上,对踏两端相升降而跳数尺许,以困顿为乐,谓之女跳板戏”。洪锡谟:《东国岁时记》,韩国汉籍民俗丛书第1辑,台北东方文化书局1971年版,“五月”条,第50页。这项游戏,现在也演变为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踏跳板不仅能增强弹跳力,还能培养勇敢精神,故在朝鲜族中非常流行。图22-30朝鲜族跳板此外,还有“抹糊”(马虎)、“翻绳”(也称解绳)、攀绳、跳绳、弹杏核、拔河、赶石弹、爬树、扳腕、扔石块、拉杠、拉钩(手指)等许多游艺活动。因限于篇幅,从略。

注解:

[1] 波·少布:《杜尔伯特传说》,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1987年版,第78~80页。

网页编辑:邵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