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复杂多样的地貌组合中分布着不少丘陵地带。内蒙古的丘陵多分布于山地向高原、平原交接地带,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16.38%,是一种常见的过渡型地貌单元,主要有黄土丘陵和
石质丘陵两大类。
黄土丘陵呈断续带状展布于内蒙古的东南边缘。形成这种丘陵的黄土与黄土状堆积物盖层,主要是在晚更新世由风力吹蚀而成,部分是流水再次搬运堆积的产物,再经流水侵蚀切割成不同形态的梁峁与沟谷相间的地貌景观。按地理分布,由东向西大致可分成三个地段。东段努鲁尔虎山北麓的库伦、赤峰黄土丘陵,海拔600米—800米,相对高差约100米,以淡黄色粉砂为主,厚度一般小于25米,发现有猛犸象与披毛犀骨化石。这一段丘陵在形态和物质颗粒组成上则又南北有别:北部翁牛特旗一带呈波浪状的平坦浅丘(当地称“黄土梁子”),黄土颗粒较粗,以砂黄土为主;南部元宝山和宁城地区则呈浑圆形的丘陵,地面坡度5°—10°,黄土颗粒细,黄土层比北部厚,丘陵上部冲蚀严重。中段是兴和、凉城、和林格尔、清水河黄土丘陵,海拔1100米—1600米,相对高度5米—100米,下伏基岩由长岗岩、片麻岩、玄武岩和砂岩组成,黄土厚度自西向东逐渐减薄,由北向南增厚,如清水河一带黄土厚度可达40米—100米,而和林格尔、凉城一带由几米至40米,很少超过50米。黄土中0.05毫米—0.01毫米粒径的粗粉砂占优势,与我国其他地区标准黄土相近。这一地区是传统农业区,历史上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产粮区之一。西段准格尔黄土丘陵,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边缘,海拔1300米—1500米,黄土多直接覆盖在中生代紫色砂岩上,厚约20米—70米,最厚可达100多米,由浅黄色的粉砂组成,粒径平均在0.045毫米,比南部晋陕黄土高原厚度薄、粒径粗,属我国黄土高原北缘的一部分。准格尔黄土丘陵地面侵蚀较为严重,切割深度达110米—150米,无论水蚀与风蚀都很强烈,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地区之一。
石质丘陵多由低山经过长期外力侵蚀、剥蚀作用形成。在内蒙古高原北部,沿中国、蒙古边界由东向西展布的构造剥蚀准平原化波状丘陵,东起新巴尔虎丘陵,向西断续延伸,经巴龙马格隆丘陵、哲斯—索伦丘陵与阿拉善高原北缘的洪果尔丘陵相接,长达2000多公里,几乎覆盖了内蒙古的所有国界地区,是一条漫长丘陵带。这条北缘丘陵海拔1000米—1400米,个别孤峰超过1500米,相对高度东段高于西段,一般在30米—150米,远望似山,近望像高平台,岩石大量裸露,丘顶浑圆,丘间散布有一系列湖沼与宽谷洼地,其中沉积有第四纪冲积湖积层。组成丘陵的岩石是古生代花岗岩与变质岩,岩基裂隙发育,风化深厚,极易吸收雨水。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水量较丰富,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常以下降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形成涓涓细流汇入附近洼地或以地下径流补给洼地,成为这一地带的主要供水水源。大兴安岭北段西麓丘陵,位于呼伦贝尔高原的最东缘,是个南北长约340公里、平均宽度70公里,左右呈带状延伸的侵蚀丘陵。岭西丘陵处在森林带与草原带之间,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森林、草原遍布,风景秀丽,是以牧为主的农牧林交错地区。这里地势起伏和缓,北部海拔700米—950米,南部900米—1200米,相对高度50米—200米,坡度5°—15°,大部分为丘陵缓坡,丘坡漫长,谷地宽广,丘顶平坦或浑圆,组成了丘陵漫岗为主体与宽谷平地相间的地貌。丘陵谷地还分布有第四纪黄土状冰水堆积物。大兴安岭东麓丘陵位于大兴安岭山地与嫩江西岸平原和西辽河平原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68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约45公里,海拔200米—800米,相对高差100米—200米,跨越森林草原与典型草原两个自然地带,林草茂盛。岭东丘陵起伏和缓,丘顶浑圆,丘陵与河谷交错,河网较密,地下水资源丰富,农业垦殖率高,发展农牧业生产潜力大。阴山北麓丘陵位于阴山山地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呈东西走向,属典型草原栗钙土地带,历史上曾是单一游牧经济区,随着垦殖草场与农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半农半牧或农牧交错区。阴北丘陵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1200米—1500米,比高20米—120米。岩石由古老的变质岩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构成。由于受长期的隆起、构造变动以及剥蚀作用,丘陵分布零散,波状残丘顶部浑圆,高度大体相近,地面坡度变化在5°—15°之间,是残留的中新世丘顶夷平面(蒙古准平原面)。发源于阴山山地的河流,由南而北横切丘陵,构成了丘陵、丘间宽谷滩地或盆地相间、滩坡结合的地貌特征。地下水质较好,矿化度0.5—1克/升,地表水系除多伦、正蓝旗的闪电河以及滦河为外流水系外,基本上为内流水系,并多属季节性河流。滩川地水、热、土条件较好,土地利用系数最高,农业用地集中,是内蒙古重要的产粮区之一。这里的缓丘坡地土质疏松、土地瘠薄、沙化和水土流失较严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