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人文历史>>古代遗址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华梦尘封近千年

作者 刘蒙林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
 

    在老哈河畔努鲁儿虎山脉九头山脚下,坐落着一处文化名城遗址,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辽代中京城。辽中京俗称大明城,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境内。1964年,辽中京被列为国务院

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代的中京城地处上京(今巴林左旗)、东京(今辽阳市)、南京(今北京市)、西京(今大同市)五京之正中,所辖范围东西约460公里,南北约280公里。这里南临河川,中有旷野,东、北、西三面环以丘陵山岗,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辽朝初年,这里曾一度是辽朝皇帝的秋、冬“捺钵”之所在。

    辽朝建设中京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发生在969年、986年和1004年的三次辽宋战争使北宋王朝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被迫与辽朝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和议规定,宋朝每年向辽朝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朝罢兵,各守旧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从此,宋辽两朝的和平交往保持了110多年。宋辽结盟后,双方每年都派使者相互探视,辽朝为了在宋使面前显示国富民强,又便于接待宋使和接受宋朝的银、绢,决定在上京与南京之间建立中京城。当时,中京地区依山傍水,地肥人多,宜农宜牧,在地理上处于以畜牧业为主的北方和以农业为主的南方的中间地带,在这里建城,可以南北兼顾,是辽宋交往的适中之地;在军事上这里是辽朝的咽喉,为五京交通之枢纽。

    辽朝兴建中京城,其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和建筑结构,都按照北宋都城汴京的营建模式,尽量采取中原地区的营造法式,又结合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创造性地发展了辽朝的城市营建制度。中京城于1007年始建,经20多年的续建与扩建,才成为一座规模宏伟的城市。

    辽中京城共计三重:外城、内城、皇城。城墙全为夯土筑就,并筑有城门、马面、角楼等。城墙外有护城河。城中街道布局整齐,东西对称,分为24个居民区(坊)。城内的建筑物主要有宫殿、官署、廊坊、庙宇、市楼、驿馆、府第、佛塔等,现已大多无存,只有高高耸立的三座佛塔似乎向人们述说着昔日的辉煌。

    中京大塔,亦称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外城丰实坊内,为感圣寺舍利佛塔。佛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全高80.32米,为国内现存第二高塔。塔基每面宽14米,周长112米,直径35.6米。仰莲上方的平台上为全高10.98米的大佛及佛龛。佛像头顶上彩绘佛光,突出塔体约1米,造型优美,形态逼真,雕刻精湛;佛龛上雕有浮云、伞盖,伞盖下雕有手持莲花、体态窈窕、天衣飘拂、脚踏浮云的飞天。佛龛上部有二层砖雕仰莲纹饰带,与塔座的仰莲上下互对,如两条莲带缠于塔体。塔体上端有十三层密檐,各檐向上逐层缩短。塔顶是7.5米高的小塔状塔刹,刹顶有宝瓶。

    中京小塔位于阳德门西南500米处,建于1163年。塔高24米,为八角形,每边长3.3米,为砖筑十三层密檐式塔。小塔平地而起,四周无台基。最下层是须弥座,八面都雕有蹲状伏狮和力士;再上为砖雕通周单瓣仰莲。仰莲上为佛龛,东南西北正面有拱砌券形佛龛,龛内已无佛像,龛上雕有伞盖;其余四侧面佛龛内雕有1.66米高的胁侍一对,胁侍头顶上雕有神态飘逸的飞天。再上为十三层密檐部位,逐层收缩。顶部塔刹为小塔式。

    半截塔亦称残塔,因其只存半截塔体而得名,位于辽中京城外西南方,建于1057年。该塔为正八角形实心密檐式砖塔,残高14米;东南西北正面有佛龛,龛中原有的佛像已无存,龛侧有雕砖云纹两朵。四侧面雕有胁侍和小塔状装饰。转角处雕有圆柱体。塔檐全无,只有第一层大檐上的零星柏木檐头裸露于外。

    1122年,金朝军队攻克中京城,仍称其为中京大定府,1153年改称北京路大定府。蒙古灭金后,元承金制,仍称北京路大定府,1268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十七子朱权为宁王,镇守大宁;1403年,宁王封地改在江西南昌,故大宁所属卫所全部随宁王迁移之。至此,辽朝中京这座历史名城逐渐沦为废墟。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