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人文历史>>古代遗址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突厥铁骑偃旗处

作者 刘蒙林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
 

    “受降城”是唐朝为了防御北方突厥人南下而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修筑的三座城堡。因这三座受降城依次分布于黄河北岸的东、中、西端,故命名为东受降城、中受降城和西受

降城。历史上,这三座城对于唐朝北方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隋朝时,活动于北方草原的民族主要有突厥、回纥、契丹等民族,其中东突厥势力较强,影响较大。隋文帝时,曾先后两次将宗室女安义公主和义成公主嫁于突厥可汗,并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同时在黄河北岸修筑了金河、大利等城堡供启民可汗及部众居住。607年,隋炀帝北巡,与启民可汗签订了友好盟约,史称“金河会盟”,双方的和睦关系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启民可汗去世后,双方又开始发生冲突,继而不断发生战争。

    唐朝初年,东突厥的势力更加强盛,经常南下进袭内地,对唐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管理,唐朝于663年在云中城设置了云中都护府,次年改称为单于大都护府,加之新设置的定襄都督府,共同管理阴山南北的军政事务。

    唐中宗时,突厥势力再次兴起,占据了阴山南北的广大地区,从而引起了唐朝的高度重视。707年,张志愿任朔云总管,率兵渡过黄河,北击突厥,收复了失地。708年,张志愿为保障北方安全和防止突厥势力南下,决定在黄河北岸修建一条千里防线,以屯军驻兵,守卫边防,很快,三座受降城和1800余座大小烽堠便建成了。 三座受降城雄踞黄河北岸,每城驻兵6000多人,各守要冲,首尾呼应,可谓“纳阴山于眼底,拳大漠于掌中”。由城堡、烽堠、望台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一旦有警,可白天燃烟,夜晚举火,由远至近,烽燧相递,不及半日便可将消息传遍整个防线,继至京城。

    东受降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城关镇西北。该城为长方形,东西宽433米,南北长598米,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它建成后,先后受朔方道、云中都护府、单于大都护府、云州、振武军等军政机构管辖。这里不仅有屯兵驻守的地理条件,而且还有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故唐军在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开垦活动。至唐中期时,已开垦农田3000余顷,年获粮食约20万石,从而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中受降城位于包头市南郊的敖陶窑子村。该城略呈正方形,城周长15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于它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唐朝曾一度将安北都护府迁置于此,以后唐朝的天德军和开远军也曾在此设过治所。中受降城是当时北方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既有横贯东西的黄河水路,又有纵贯南北的草原陆路,是北方草原诸民族赴唐都长安所行的“参天可汗道”的必经之路。

    西受降城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境内。该城呈长方形,东西宽280米,南北长42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它地处黄河故道的北岸,既有黄河为天堑,又有阴山做屏障,堪称“东西纽带,南北咽喉”,是唐朝北方河套地区的要塞之地。它建成后,唐朝首先将安北都护府迁置于此,并在这里积极推行屯垦戍边政策,一边令将士们驻守备战,一边利用当地肥沃的土地和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开发,这里很快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富庶地区。唐中期时,这里又成为唐朝与北方和西域诸民族进行互市贸易的场所,每年在此举办的“马市”贸易尤为繁荣,突厥等民族用马匹及畜产品交换唐朝的金帛与粮食,从而首开我国古代马市贸易之先河。

    自战国开始,秦、汉、北魏、北齐和隋朝都在北方地区修筑长城以保卫边防,只有唐朝破除了前朝的惯例,在黄河沿线修筑了三座受降城,用它取代了长城的作用,为唐朝节省了不计其数的军费。受降城的修建,使唐朝在军事上变被动为主动,广大北方地区因此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网页编辑:李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