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文化教育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林中自有林中人
——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博物馆

作者 李春梅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三卷•圣洁的彩虹》
 

    在我国拥有乡级博物馆的地方很少,而在我国最小的乡只有约500人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却拥有一座别致的小博物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博物馆,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袖珍”博物馆。敖鲁古雅(“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

,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鄂温克民族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根河市西乌契亚(“西乌契亚”意为“洒满阳光”之意)河畔。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博物馆建于1995年。该馆侧重于鄂温克猎民的生活用具、文化用品的收藏和展览。馆内共有20多个展柜,错落有致地摆放着1000多件()珍贵的鄂温克猎乡历史文物、资料照片和生活用品—用桦树皮做的、刻有各种各样花纹的杯、盘、碗、碟等,并专设一个驯鹿文化展区。此外,还有鄂温克猎民艺术作品—兽皮画等等。

    鄂温克民族曾有三个分支,其中从事农牧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农耕部落和游牧部落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今天,这两支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而只占鄂温克族人口一小部分的狩猎部落却从未离开过森林的怀抱,始终从事着狩猎生产。由于受外界影响小,直到全国解放时,他们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在漫长的岁月里,鄂温克猎民创造了古老的狩猎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

    猎民长年居住在林海雪原深处,靠渔猎和饲养驯鹿为生。在中国其他地方,驯鹿早已消失,而对于鄂温克猎民来说,驯鹿不仅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资源,而且在精神文化上也成为鄂温克猎民的一种寄托。在古代,驯鹿为鄂温克猎民的主要射猎对象。后来,驯鹿被驯化为运输工具,驯鹿便成为鄂温克猎民最亲密的伙伴。驯鹿性情温顺,以野生苔藓为食,可乘骑或牵引雪橇,行走快速,轻捷如飞,无论是在森林区,还是在沼泽地,都穿行无阻,如履平地,被誉为“林海之舟”。所以,在鄂温克猎民独具魅力的文化中,驯鹿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桦树及桦树皮也是鄂温克猎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猎民的生活中到处是以桦树和桦树皮为材料的生产、生活用具。如装饰有驯鹿等动物纹样、花草等植物纹样和几何形状纹样的碗、盆、刀鞘、针线包、驮箱、滑雪板等,还有作为猎民行猎主要交通工具的桦皮船。桦皮船用桦木或柳木做架构,外包缝合好的桦树皮,最后用木条、木楔、皮条镶嵌木架并捆扎紧密。桦皮船不仅小巧、轻便,一人顶在头上或扛在肩上即可运走,而且耐用、浮力大、速度快,可载一人和100公斤重的货物,与猎民的狩猎生活极其适应。白桦树的广泛用途使之成为猎民们最珍爱的树木。

鄂温克猎民居住的“撮罗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建筑之一,为现代人研究人类的古老居住形态及居住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撮罗子”为圆形伞状,用三四十根桦树干或柳树干搭建成伞状主架,下部全插入地里,底部呈圆形,夏天用缝合而成的薄桦树皮将主架围盖,顶部套上用柳条编织成的圈,做通气孔,围子底端还可以卷起,冬天则在围盖桦树皮上加盖兽皮。“撮罗子”的内部,除门以外都有镶着木沿的铺位,用于坐卧、招待客人等,席地铺有松枝,松枝上是兽皮,正中间是可供点燃篝火的火坑,篝火用于取暖、做饭和保留火种。鄂温克猎民的“撮罗子”构造简单,易于搬迁,非常适应游猎生活方式,它伴随着鄂温克猎民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在森林怀抱中生活、成长的鄂温克猎民不经意间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种文化,有人称之为“驯鹿文化”,也有人称“桦树皮文化”。解放后,鄂温克猎民才彻底结束了穿兽皮、吃兽肉、风餐露宿的原始生活,在奇乾建立了奇乾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196591日,35户鄂温克猎民迁到敖鲁古雅河畔安家,实现了定居。定居后,鄂温克猎民成为由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典型。1995年,为保护和展示鄂温克猎民的狩猎文化,为纪念鄂温克猎民实现定居30周年,建立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博物馆。从那时起,逐渐告别游猎生活的鄂温克猎民的子孙们隔三差五都要来到博物馆,看一眼生活在深山老林中的长辈或祖先们曾经赖以生存的火镰、弓箭、桦皮用具、世代居住的“撮罗子”,体味先人们茹毛饮血原始生活的艰辛。这些展品传递着猎民们独特的部落生活气息、生活情趣和审美观,让人感受到了鄂温克猎民的世纪变迁,同时也经常引来远方的游客到这偏远的小乡,感受这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也提高了这里的声望。

 

网页编辑: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