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文化教育>>文化团体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影视艺术的园地
——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

作者 李春梅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三卷•圣洁的彩虹》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是生产故事片、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8810日,是我国建立最早、生产规模最大的民族电影制片厂之一。1962年,改为内

蒙古电影译制片厂,专门译制蒙古语影片。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故事片生产,兼制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

建厂40多年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始终把拍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特点的影片放在首位,培养造就了一批业务强、技术精的优秀影视创作、摄制人才。截至2004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共拍摄故事片130多部、电视电影6部、电视剧35(289)、戏曲片3部、新闻记录片112(150余本)、译制蒙古语片1500多部,其中有20多部故事片获国内外奖110多项,很多获奖影片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1959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草原晨曲》。该片通过牧民胡合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包头钢铁基地和白云鄂博矿区20年的生活变迁,热情歌颂了蒙汉人民的团结友谊。《卖碗》、《走西口》是1961年以二人台的艺术形式拍摄的传统剧目艺术片。此后,又拍摄了《今日的内蒙古》、《光辉的节日》等多部重要纪录片。1979年后,摄制了彩色歌舞艺术片《彩虹》和彩色故事片《阿丽玛》、《母亲湖》、《重归锡尼河》、《绿野晨星》等。彩色故事片《月光下的小屋》先后获得了1985年和1986年印度第四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像奖”、美国洛杉矶第八届青少年电影电视节最佳家庭优秀影片奖。1986年拍摄的《成吉思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萨日纳”奖。《骑士风云》在1991年第十一届“金鸡奖”评选中,获得了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导演奖提名、最佳作曲奖提名、最佳男配角奖提名。《东归英雄传》于1994年获得第二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奖、第二届长春电影节优秀影片“银鹿杯奖”、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腾龙奖”一等奖、上海首届“大光明杯”最佳影片奖、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悲情布鲁克》于1995年和1996年先后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电影技术奖、第四届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效果奖、西班牙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萨日纳”奖。该片以布鲁克草原为场景,讲述了草原英雄车凌等人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搏斗的悲壮故事。1997年拍摄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先后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和最佳电影技术奖、第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第四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华语故事片奖、第十八届金鸡奖中的最佳导演、最佳服装、最佳录音、最佳摄影奖、最佳故事片奖提名,在美国费城国际电影节获电影节金奖等大奖。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暨第三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骏马奖颁奖仪式上,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捧回9项骏马奖。其中《天上草原》包揽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和最佳女主角4项大奖,《珠拉的故事》、《绿色的梦》获得了评委会大奖,译制影片《相伴永远》获得少数民族语优秀译制片奖、最佳译制片奖,《宇宙与人》获得综合技术片奖。

2001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调整了领导班子。此后,他们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确立了“以改革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在厂内制定和实行多项改革措施,缩减科室、精简人员、制定制度、规范管理,改变了人浮于事、工作无序的局面。同时,他们还采取措施积极筹措制片资金,全面提高影视剧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当年就拍摄了5部电影、5部电视电影、336集电视连续剧。数年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在实施9550工程方面不仅保持了创作总量,拍摄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国内外产生影响的精品力作,还有力地稳定了乐于奉献民族地区的一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和译制人才。

充分激发演创人员的创作激情,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数年来佳作连台的环境氛围的保障。故事片《心跳墨脱》摄制组不畏海拔5000多米高原缺氧的反应,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拍摄任务,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特意向电影厂致电感谢,并且得到全国电影界的通报表扬。影片出品后,遂被国家推荐参赛戛纳国际电影节。8集电视剧《风过泉沟子》被列为向党的十六大献礼片。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已经为内蒙古文化建设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为民族影视事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