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文化教育>>教育机构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培育英才满天下
—— 内蒙古大学

作者 李春梅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三卷•圣洁的彩虹》
 

    内蒙古大学始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最早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内蒙古大学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代表着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自治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研问题的重要基地之一。1978年,内蒙古大学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学校。

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内蒙古大学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创办初期,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建校事宜,指示高教部协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济南大学、复旦大学等12所著名高校给予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师资方面的支持。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兼首任校长,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一级教授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担任副校长。1997年,在内蒙古大学建校40周年之际,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李岚清、布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内蒙古大学题词。1997-2003年,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贾庆林、黄菊等分别来校视察。

风雨沧桑半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呕心沥血、努力奋斗,现在内蒙古大学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校园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000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原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并入内蒙古大学,使学校由一个校区发展为一校多区的格局,校区占地面积增加到136万平方米,其中校区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增加到35.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8%,硬化率达到30.2%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内蒙古农业学校划归内蒙古大学,作为学校新校区建设用地,目前正在规划中。

创建之初,学校主要开展本科教育。1962年,开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84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内蒙古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3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在内蒙古大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截至2004年,内蒙古大学有9个学科门类,覆盖29个一级学科,是一所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学。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学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门史、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生态学、动物生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无机化学、微生物等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学校现有一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生物学),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法律硕士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物理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59个本科专业。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化学、文史哲综合两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一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教育部民族学科文献信息中心;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大学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实力较强、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学校现有教职工2347人,其中,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1373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88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58人,博士117人、硕士411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28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70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高校文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目前,学校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种办学层次,还招收民族预科生、留学生和成人教育学生。自成立以来,内蒙古大学已为国家和自治区累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40000余人,研究生近2000人。历届毕业生以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而得到好评,其中有大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他们在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校各类在校生达22700余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000余人,研究生2200余人。

内蒙古大学注重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原则,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蒙古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建校以来,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00项。随着“211工程”建设的实施,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997年以来,新开科研项目1200多项,获准科技项目经费1亿多元,有366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以“试管牛”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已经或正在进行成果转化,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民族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公共体系日臻完善,服务能力增强。已经建成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内蒙古地区主节点和内蒙古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一级网络中心。校园网覆盖了全校教学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校图书馆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联合编目中心的B级成员馆,也是内蒙古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NALIS)的中心馆。图书文献馆藏总量达173万册(件)。其中,校本部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已达 125万余册(件),包括汉文图书60余万册,外文图书20余万册,蒙文图书60000余册,中外文报刊合订本23万多册,线装古籍11万多册,另外还有电子文献22万种、外文论文40000篇。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特色,以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为收藏重点,蒙古学方面的图书资料尤为丰富。图书馆现已建立了“国家教育部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内蒙古高校外文文献信息中心”等,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内蒙古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基地。作为“内蒙古高校外文文献信息中心”,由自治区教育厅专款扶持,面向全区27所普通高等院校提供外文原版文献服务。

学校一贯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出国(出境)留学、进修、进行学术访问,积极邀请国外(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活动,以促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与国外20多所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有3024人次来校进行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主持召开了蒙古学、生命科学、化学等学科领域的1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出国留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这些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内蒙古大学万千师生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写下了灿烂的育人篇章。瞻望前程,他们必将描绘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