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主页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首页>>专题主页>>文化教育>>教育机构

   
专题导述
地域风貌
丰富资源
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文历史
民风民俗
文学艺术
文化教育
社会科学
新闻出版
体育竟技
   

革命的摇篮
—— 土默特学校

作者 李春梅     来源《文化内蒙古第三卷•圣洁的彩虹》
 

    土默特学校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庙街1号,当地人总是亲切地称它为“土小”。土默特学校前身是土默特官学,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距今已有280年的历史。清雍正元年

1723年),因土默特左翼都统丹津政绩卓著,对之感恩戴德的本旗及周边盟旗的商贾民众,想为丹津修建生祠,为其歌功颂德,但被丹津推辞。借此丹津与尚书通智联名奏请朝廷将生祠改建为文庙,恭祀孔子,并设蒙、满教习,授旗民子弟学业。授课的讲堂及习武之所在文庙偏西南,这就是土默特官学,也是呼和浩特地区乃至蒙古漠南地区最早出现的官学。

 

该官学历来是以土默特旗蒙古族青少年为招收对象。建学之初,学生是从土默特的60个佐领拔送的聪颖儿童中选定120名,由尚书通智向朝廷奏定。教习是从本旗佐领以下官员中选定4人担任,教授蒙古文字与《清文鉴》、《三合切音》等课程。学生学业优异者赏给九品顶戴,并酌情选用于本旗的章京笔帖式。学校办学经费,包括教习的月俸钱、学生的月津贴等费用在土默特库银中支给。嗣后,土默特官学更名为启运书院,课程除蒙古文、满文和骑射外,又增设《四书》、《五经》、《圣谕广训》为必修课。

1724-1949225年间,随着时代风云变幻,学校名称几经变更。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更启运书院名为土默特高等小学堂。这期间,学校的师生名额、膳费及经费来源等也时有变动,有时十分紧张,以至全年经费不得不由停发其他费用来凑齐。1915年,土默特高等小学堂更名为土默特高等小学校,简称“土校”。1926年曾设立中学,以后又增办蒙文专修学校,但由于时局的动荡而未坚持到底。1931年,土默特高等小学校又更名为土默特旗小学校,简称“土小”。1936-1945年,“土小”处在日伪统治的黑暗时期,强令学生学习日文,向学生灌输反共思想。抗战胜利后,“土小”处于国民党政府的控制之中,在硝烟弥漫的内战中勉强维持。据统计,从1907-1932年的25年中,大约有14个班309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如果把因各种原因未能修完学业者计算在内,大约有500多名学生在此读书受业。

旧社会的土默特学校像漫长黑夜里的明灯,虽然饱经风霜,历程艰难,但功绩卓著。学校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当时、当地确实是文化水准较高的学校。解放前的历任校长,如都固尔扎布、郭象伋、孙永贞、孟孔学、贺云章、昌森、荣祥、恒升等均为社会知名人士,治学有方、影响很大。学生多数来自土默特境地,他们在村学中读了《四书》、《五经》后,又来该校学习现代文化知识,其教学质量在呼和浩特地区曾一度名列前茅。民主革命时期,约有半数学生参加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如:民国时期的第一班毕业生荣耀先、孟孔学和王祥等成为参加“五四”运动的先进分子;第二班毕业的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吉雅泰等;第四班包括多松年、乌兰夫、奎璧、佛鼎、高博泽布、赵诚、康根成、云润等在内的20多名毕业生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骨干,他们于1923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后,受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韩麟符、黄日葵等革命先驱的教导和影响,发展成为在京学生运动的重要力量。乌兰夫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中共北方区委派往苏联的中山大学、蒙古国的学校、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黄埔军校等处学习。毕业后,大都成为内蒙古革命运动的骨干和领导人。大约在1934-1935年间,乌兰夫、奎璧先后回到“土小”,以庶务主任和教员身份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贾力更等人的组织下,“土小”又有近百名学生奔赴延安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这些人中有的为中国人民翻身解放而英勇斗争,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的为蒙古民族的解放和自治做出了卓越贡献。

19499月,“土小”回到了蒙古族人民手中,国家拨专款,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土默特旗各族人民都争先恐后地把子女送到这里读书。1960年,土默特旗政府迁往察素齐镇,“土小”随之脱离土默特旗由呼和浩特市教育局领导,并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校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隶属关系的变化,该校学生的生源越来越广,主要来自呼和浩特城郊、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及和林格尔县等地。1978年,“土小”更名为土默特学校至今。

土默特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民族学校,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曾经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