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于游牧生活的频繁流动,文化积累呈散失性,实物遗留分散;在畏吾儿文字产生之前,北方民族没有留下本民族的文献资料,其历史及神话传说主要靠代代口传。
3.游牧生活带来开放型的文化心态,容易吸收异族进步文化,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从北向南逐步进化、丰富的轨迹。
4.自然条件恶劣,依天而
动,逐水草而居,生产能力低下,难以抗御自然灾害,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宇宙崇拜的原始信仰几乎统治精神生活的全部。
5.人口少,流动性大,社会组织简易,长期没有统一的文字,相对于南方来说,其发展态势处于缓慢停滞的状态。
与北方草原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质松软,又有灌溉之利,便于农耕业的发展。古代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因地制宜,围绕着对植物的开发而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称这种以定居农业为主的文化为农业文化。
农业民族一般都依江河而居,以种植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考古发掘证明:远古时代沿江河的农业民族创造的彩陶文化,反映了他们所从事的原始农业之生产、生活方式。彩陶花纹大都以植物为形,如卷状纹、叶状纹等。并开始建筑房舍,用粘土制作灶具。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古代民族有关中地区的“华夏”,海岱淮、泗一带的“九夷”等。“华夏”的炎帝姜族、黄帝姬姓部族的势力向东发展,蚩尤的“九夷”向西发展,先后进入华北平原,炎、黄战胜蚩尤,控制了黄河中下游。在各族征战和融合中,产生并发展了中原文化。商周时,出现了甲骨文字,以青铜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因农业生产的需要,铁器的出现和牛耕的广泛使用,至春秋时代由此奠定了封建大厦的基础。其间,原始的粗耕农业逐渐变为精耕农业。社会经济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体系,并逐渐形成了黄河流域的两大农业经济区,即以“三河”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和包括巴蜀在内的关中区域。这些地区一直是古代农业的经济中心,由此也成为古代灿烂文化的发祥地和政治中心。与此同时,在古人的观念中,也形成了“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1]的认识;“田野之辟,仓禀之实”作为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根本大计,在秦汉以前就已被确定下来。在长期发展农耕的基础上,汉民族形成壮大起来,汉文化正是植根于农耕业的一种农业文化。随着历史的演进,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农业文化不断发展延伸,成为一种东方文化的典型。《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文帝答复老上单于的国书中称:“南方(指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汉朝)冠带之室,……使万民耕织,……父子无离,臣主相安。”从中可见与北方游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面貌及文化形态。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农业文化之基本特性是:
1.由于定居,文化的发展呈积淀性,秦汉至晚清之文献浩帙,成为东方文明的典型。
2.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的封建文化自成体系,当某一时期国富力强时,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出现文化发展高潮,超前或同步于世界各国,当封建统治发生危机时,容易排外封闭,而落后于世界。
3.自古以来,虽与北方草原文化、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以及其他不同类型的文化进行过颇有深度的交流,但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础雄厚,始终保持着自身的风格和系统,因而形成具有强大力量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