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考古研究中对气候与植被变化历史探讨的重要性
考古研究中,基于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考古,在揭示古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化历史和深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地系统的运作规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气候和植被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又是环境考古研究中极其重要
的研究内容。因为气候和植被的变化,自生命在陆地上生存以来,就是影响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界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地质、地理、生物、考古等学科的专家学者们,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探讨地史时期以来,尤其是人类出现以来,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特点及规律。
古气候的变化始终在生物演替中起着重要作用。更新世以来,全球气候转为寒冷干燥,使灵长类的一支——猿人,逐渐脱离了对森林环境的依赖,在草原上双足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和智力,并以很快的速度从非洲扩散迁徙到除南极洲以外的几乎所有大陆上,成为当今世界的真正主人。在更新世至全新世的人类演化历史中,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直接影响植被的类型及分布,影响到人类生息繁衍的环境及资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演进。因此气候与植被变化的研究必然成为考古学家们瞩目的课题,并从环境考古学角度解决诸如农业起源与演化、文明起源、考古断代划分、游牧文化形成过程等重大考古学问题。
古气候与古植被研究的多种途径
古气候与古植被研究,除了通过古代文献记载来获取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地学和古生物学调查及田野考古发掘等途径获得相关的环境信息。
1.我国古籍文献中有关历史时期气候及植被特征的记载浩如烟海,表述气候变化的实例不胜枚举。各时代各地方志等都有对当时气候及植被状况和变化的描述,为我们了解古代气候与植被变迁,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
2.地质古生物调查中获得的关于古气候、古植被的信息。
冰层、岩心、岩盐、石膏等蒸发岩、冰碛物、冰缘堆积物、雪线的垂直分布变化、冻土的界限、红色(Fe2O3)风化壳、树木年轮宽度变化、孢粉组合、岩性及矿物组合、黄土沉积及古土壤发育情况、深海钻孔中微体古生物壳中18O/16O的比例、古动物群化石组合、珊瑚等海洋生物堆积层中所得到的古气候信息,在研究各地质时期,尤其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特征,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