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概况 | 社办企业 | 网上书店 | 电子教材 | 习题在线 | 电子教参 | 电子期刊 | 教材研究 | 电子图书 | 汉文主页 | 蒙文主页
  草原文化 塞北文化 松辽文化 贵州文化 滇云文化 荆楚文化 江西文化 图片欣赏 音 频 视 频
 
 
 
  文化理论  
  史前史研究  
  考古专论  
  红山·辽西文化  
  北方文明和草原文明  
  华夏源流  
  文化大系研究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学术综述  
  文化交流  
 
 
  首页>>草原文化>>华夏源流
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线索及其启示


李绍连

  还应提及的是,大致相当于齐家文化后期的火烧沟类型文化,它的玉门火烧沟遗址312座墓中,出土铜器者便有106座,占墓葬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尤其是这些铜器已采用模铸,可见青铜手工业已比较发达。墓葬随葬品多寡亦很悬殊,反映贫富已有明显的差别。此外,发现有20座墓葬有殉人或用人祭等现象1

0,又表明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阶级社会所固有的社会现象已见萌芽。上述种种考古资料表明,齐家文化和包括火烧沟类型在内的其他原始社会末期文化,已经向文明的门槛迈步了。由此可见,广布于甘、青、宁一带的原始文化既渊源于中原,又有自己的发展序列,其中,特别是齐家文化,可能是我国西北地区稍晚于夏王朝进入文明的摇篮之一。

  (三)黄河下游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也有一个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即所谓典型龙山文化),这是一个不同于中原的另一文化发展序列,它主要分布于山东省及其相邻的安徽、江苏和河北等部分地区。根据多年的考古成果表明,这个文化系统,同样已向着文明方向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大汶口、刘林和王因等大汶口文化墓地中,已发现了少数男女合葬墓,而且从几座夫妻合葬墓看,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基本单位的以一夫一妻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家庭已经出现。其次,据大汶口、野店等地墓葬统计,随葬猪骨的墓葬,约占三分之一,而且多见于大、中型墓,小型墓随葬猪骨是个别现象。同时,大型墓普遍使用木椁,有多而精的随葬品;小墓没有木椁,随葬品很少或没有。墓与墓之间的差别已比较大。据说大汶口文化一个陶尊上发现了文字图像。凡此种种,说明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公元前2400年)比大抵同时存在的仰韶文化不仅不落后,而且在社会发展方面还先进一步呢。

  从地层迭压和陶器的演化看,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些遗址,诸如胶县三里河、诸城呈子、栖霞杨家圈、北长山岛店子等处曾发现铜锥、铜片等铜
11。青铜工具的发现,反映龙山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比大汶口文化时期有更高的生产水平。山东龙山文化还发现卜骨,说明原始宗教意识的出现。早年在城子崖遗址还发现了城墙残段。这些现象反映它和河南龙山文化处于同一社会阶段,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制和贫富阶级分化在山东龙山文化阶段得到巩固和发展,开始迈进文明的门槛。

二

  除黄河流域外,长江流域也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目前的材料,文明起源的一些线索亦见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下游的太湖流域和上游川江等原始文化区。 

  (一)江汉流域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虽然受到中原文化的某些影响,特别是仰韶文化的扩展,但从考古资料看,“江汉地区在郧县和郧西发现了年代相当蓝田猿人的牙齿化石;在大冶发现了一批远古人类的石器;在长阳县发现了属于古人阶段的长阳人化石;以及发现几百处在年代上相互衔接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湖北龙山文化遗址,可见这个地区的原始文化源流也是久远的,亦有自身的发展序
列”12。这个文化序列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湖北龙山文化”,其中大溪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巫山以东的长江沿岸;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在江汉地区并扩展到河南的西南和中部地区。

  所谓“湖北龙山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类文化发掘资料尚少,但从这类文化已发现陶祖来看,它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同时从青龙泉24座成人墓中只有9座有随葬器物,其中4墓随葬猪骨,多者一座墓随葬14副猪鄂骨。乱石滩4座成人墓随葬器物也不等,其中两座除陶器外,还有三四件猪鄂骨13,由此可见,私有财产已经出现,社会成员已经开始贫富分化。

  近年人们在探索楚文化的起源时十分注意屈家岭文化和“湖北龙山文化”。有人认为,先楚文化的渊源是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14。笔者也曾认为楚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它主要是在当地原始文化如“湖北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5苏秉琦先生考察江汉楚墓中早于商代的“楚式鬲”,其分布范围从不越出江汉平原,而且它的早期因素存在于“湖北龙山文化”中。也就是说,江汉地区的原始文化,可能是楚文化的前身。当然,江汉地区的文明,要比中原晚一些。


1234567